专题:学前家庭教育

  • 家庭数码设备使用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关系的研究

    程秀兰;刘利;张慧;

    数字化时代,数码设备已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探究幼儿家庭数码设备拥有及使用情况,分析其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幼儿家庭数码设备使用经验调查问卷》《中国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量表(CICSEC)》,对随机抽样的5省份2591个家庭中的3-6岁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儿首次使用数码设备的年龄、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父母监督类型、使用数码设备后的讨论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对其社会情感能力总体发展以及认知控制、情感表达、情绪调节、共情和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均有显著性影响。教育建议:重构家庭数码生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科普指南、加强幼儿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社区有效参与,构建“家—政—园—社”四级协同育人机制,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2024年04期 v.40;No.21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家长媒介素养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教养方式的并行中介作用

    周晓芸;彭先桃;李亚丽;

    为探讨家长媒介素养与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以603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媒介素养与幼儿学习品质、民主型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制型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且民主型教养方式及专制型教养方式在家长媒介素养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起并行中介作用。幼儿学习品质的提高不仅需要家长提高媒介素养,营造良性的家庭媒介生态环境,还要求家长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形成温暖的家庭互动氛围。

    2024年04期 v.40;No.211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媒介再现父职:“新父亲”形象与父职教育契机——基于网络短视频的内容分析

    谢红玉;刘红;齐雨荷;

    随着网络短视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以“爸爸带娃”为主题的家庭父职生活也逐渐媒介化。以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和抖音三大主流网络平台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媒介再现父职中的“新父亲”形象,以及媒介再现父职隐含的父职教育契机。研究发现:媒介再现父职以“关爱父职”为主导,关爱父职影响积极且效果良好;父亲参与意愿和参与主动性强;父亲参与的互动性较为充分;平等、亲和、睿智的父亲形象突出;引流变现下的“花式带娃”等多样化“新父亲”形象。鉴于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和实效性,媒介再现父职的促进路径为:推动新父职理念的传播与实践转向;设立常人榜样,实现父职教育的日常渗透;明确本土化父职研究方向,拓展父亲情感参与维度。

    2024年04期 v.40;No.211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理论

  • 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嬗变、学术理路及未来进路——基于1993-2023年文本分析

    黄俊霖;苏丹;麻慧群;

    深入探究民族学前教育研究体系对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通过对1993-2023年中国知网(CNKI)民族学前教育研究的文本进行主题编码分析发现:从历时的角度而言,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时期、特色发展时期以及全面深入时期,呈现出“起步-发展-深入”的系统演进规律;从共时的角度而言,其学术逻辑遵循域外经验引进与本土实践问题研究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空间统筹发展研究的统一、民族地方特色与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统一。回望过去,民族学前教育研究存在学科协同研究不深、理论建构缺失以及结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面向未来,民族学前教育研究可为进路是:多学科深化推进研究,构建民族学前教育的理论本体;规范化开展田野调查,聚焦凝练时代议题的经验性成果;凸显时代问题意识,专注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和经验迁移。

    2024年04期 v.40;No.211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学前沿

  • ChatGPT在儿童哲学中的应用路径与现实挑战

    倪凯歌;

    探讨ChatGPT在儿童哲学中的应用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儿童哲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儿童哲学通过促进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等技能的发展,对儿童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ChatGPT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通过参与儿童哲学刺激物开发、构建对话、哲学问题转化、探究反思等环节,为儿童哲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然而,在文化差异、情感共鸣、幼儿语言理解和技术依赖等方面,ChatGPT的应用存在一定的挑战。

    2024年04期 v.40;No.211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 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线上正念干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效果

    马颖;张慧;向唯鸣;程秀兰;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及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招募82名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干预组(N=40)实施为期六周的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并通过混合研究方法考察干预效果。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职业倦怠的测试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线上正念干预课程显著提高了干预组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并且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下降。此外,质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正念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理解与共情以及负责任地决策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证实基于正念的线上课程是培育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减缓职业倦怠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可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提供线上心理健康培育资源和教练指导;合理设计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以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2024年04期 v.40;No.211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岗匹配与幼儿教师职业韧性关系的研究

    金桂春;常圆慧;

    幼儿教师职业韧性会影响其职业态度和决策行为,是克服职业压力和摆脱困境的关键成分。本研究选取420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幼儿教师职业韧性量表和人岗匹配问卷考察幼儿教师职业韧性和人岗匹配特点及其关系。结果发现:幼儿教师人岗匹配及其各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除园所性质以外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年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职业韧性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即克服困难、应对压力和恢复活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园所性质、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年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岗匹配与职业韧性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人岗匹配显著预测幼儿教师职业韧性,即岗位需求和个体能力匹配度和个体需求和岗位供应匹配度显著正向预测幼儿教师职业韧性水平。

    2024年04期 v.40;No.211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教师工作投入对0-3岁托育机构师幼互动质量影响的纵向交叉滞后分析

    张晓梅;谢欣然;

    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对保教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托育机构师幼互动质量与教师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以东北地区H省D市和华东地区S省W市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在秋春两季进行测查。使用经杨希本土化修订的CLASS Toddler量表和王彦峰等人基于UWES改编的教师工作投入量表,研究教师工作投入与师幼互动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秋春的教师工作投入与师幼互动质量呈显著正相关;2)交叉滞后分析表明,秋季的行为支持和学习支持对春季的工作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秋季的工作投入则对春季的情感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综合分析发现,增加教师的工作投入可以有效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反之亦然。因此,托育机构应该为教师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为教师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国家也应该深化教育政策改革,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从而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2024年04期 v.40;No.211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儿童学习与发展

  • 学龄前儿童体能运动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吴恒莉;张春荣;裴宝颜;周纲;

    基于脑神经科学理论,选取学前儿童体能运动训练的一些规定动作和体现认知能力要素的手精细动作,经过现场测试,主要发现:学龄前儿童持续的体能运动对提升其认知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不同的体能运动训练动作与其空间感知能力、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具有一定关联性,适度的体能运动训练有助于提升其动作完成度、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其大脑神经发育。

    2024年04期 v.40;No.211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情绪疏导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陈颖;林俭风;林晋;林梅;

    为探讨情绪疏导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作用,以福州市M实验幼儿园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形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以绘本教学实施作为自变量,幼儿情绪能力的家长评估作为因变量,通过前测、16周教学干预、后测及数据分析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幼儿在情绪察觉、理解、表达与调节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情绪察觉和表达上较为显著。

    2024年04期 v.40;No.211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研究

  • 构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才教育的实施方略——国际经验与本土思考

    汪义贵;侯晶晶;

    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国家在拔尖创新人才上、在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英才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实施方略是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人们对英才观念认识存在偏差,使英才教育发展陷入了一定困境。反观国际社会在英才教育政策和实践层面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英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学习国际先进的实施方略经验,要加强国家对英才教育的统筹规划,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科学开展英才儿童鉴别,构建我国英才儿童鉴别体系;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英才课程设置。

    2024年04期 v.40;No.211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托幼微论坛

新书推介

  • 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新力作——《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评介

    张文鸯;

    <正>儿童家庭教育在整个人类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价值。家庭结构的演变影响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在我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代社会,非常强调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的积累,祖辈因时间积淀拥有“天然优势”,自然成为技能和经验的传承者,被人们所尊奉,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家庭教养主导地位。

    2024年04期 v.40;No.21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征集本刊“托幼微论坛”栏目稿件的公告

    <正>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及时反映新时期托幼机构保教改革动态,交流保教实践成果,帮助基层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本刊继续征集“托幼微论坛”栏目稿件。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公告如下。一、来稿要求(一)题目:建议在论文定稿之后精心拟订文稿主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应同时提供题目的英文翻译。

    2024年04期 v.40;No.21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4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拟开设专题栏目公告

    <正>1.新百年学前教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建设2.人文幼教·红色幼教·数智幼教3.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4.托幼一体化5.幼小一体化6.老托一体化7.镇村一体化办园8.集团化办园9.小班化办园10.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11.乡村与民族地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40;No.211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