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前家庭教育

  • 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安全型依恋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谢云天;田兴秀;邵姝菲;

    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依恋理论,选取392名小班幼儿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安全型依恋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亲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依恋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显著调节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功能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对男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2024年01期 v.40;No.20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安全型依恋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谢云天;田兴秀;邵姝菲;

    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依恋理论,选取392名小班幼儿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安全型依恋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亲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依恋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显著调节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功能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对男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2024年01期 v.40;No.20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内部支持和学前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基于学前儿童父亲样本的研究

    袁昊杰;岳亚平;赵一霏;雷佳媛;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核心微观环境系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家庭中父亲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教育、心理、生活、游戏支持深刻影响着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对河南省629位学前儿童父亲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亲家庭支持和儿童的社会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支持与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Bootstrap法检验表明,家庭内部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为提升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应提升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增强父亲的育儿意识与能力;优化父亲对儿童家庭支持的结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家庭支持;构建家、园、社协同育儿共同体,塑造幼儿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2024年01期 v.40;No.20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内部支持和学前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基于学前儿童父亲样本的研究

    袁昊杰;岳亚平;赵一霏;雷佳媛;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核心微观环境系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家庭中父亲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教育、心理、生活、游戏支持深刻影响着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对河南省629位学前儿童父亲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亲家庭支持和儿童的社会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支持与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Bootstrap法检验表明,家庭内部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为提升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应提升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增强父亲的育儿意识与能力;优化父亲对儿童家庭支持的结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家庭支持;构建家、园、社协同育儿共同体,塑造幼儿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2024年01期 v.40;No.20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

    余璐;黄小恢;刘奕霜;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

    余璐;黄小恢;刘奕霜;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长言行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基于农村大班幼儿的NVivo分析

    陈晓彤;李旭;

    使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24名农村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不良言行、对劳动的偏见是影响幼儿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易使儿童产生消极负面的劳动观。以此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内外力”相结合,使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采用积极言语塑造幼儿正向劳动认知,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长言行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基于农村大班幼儿的NVivo分析

    陈晓彤;李旭;

    使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24名农村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不良言行、对劳动的偏见是影响幼儿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易使儿童产生消极负面的劳动观。以此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内外力”相结合,使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采用积极言语塑造幼儿正向劳动认知,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基于34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李静静;丁洁;

    学习品质是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学业成就的内在机制,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探究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CMA3.7软件对34项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学习品质纬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为:想象与创造、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主动性、好奇心与兴趣。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参与程度以及家庭投入与支持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与年龄对幼儿学习品质不同纬度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主要教育建议:家长应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关注,重视与幼儿的亲子互动,提高家庭支持和投入力度,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而促进其学习品质均衡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基于34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李静静;丁洁;

    学习品质是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学业成就的内在机制,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探究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CMA3.7软件对34项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学习品质纬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为:想象与创造、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主动性、好奇心与兴趣。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参与程度以及家庭投入与支持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与年龄对幼儿学习品质不同纬度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主要教育建议:家长应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关注,重视与幼儿的亲子互动,提高家庭支持和投入力度,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而促进其学习品质均衡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内涵、影响因素与启示

    周千帆;祝贺;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呈现出由相对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父亲角色从工具型角色逐步向教养型角色扩展。这一过程受到美国二战后松弛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理念对儿童家庭环境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父亲角色的宣扬、学界理论导向支持、性别权利运动推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借鉴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转变经验,我国有必要以提升女性经济地位为关键,通过加快完善家庭友好政策及相关立法、转变社会性别角色观念、提升男性育儿意识、推行父职教育等措施,推动父亲角色向责任型、教养型方向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内涵、影响因素与启示

    周千帆;祝贺;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呈现出由相对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父亲角色从工具型角色逐步向教养型角色扩展。这一过程受到美国二战后松弛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理念对儿童家庭环境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父亲角色的宣扬、学界理论导向支持、性别权利运动推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借鉴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转变经验,我国有必要以提升女性经济地位为关键,通过加快完善家庭友好政策及相关立法、转变社会性别角色观念、提升男性育儿意识、推行父职教育等措施,推动父亲角色向责任型、教养型方向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理论

  • 日本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基于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五次修订的视角

    赵东群;胡金莹;

    环境被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幼儿教育事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幼儿园教育纲要》自1956年颁布至今经历五次修订,一直将“幼儿园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作为核心议题贯穿其中,可以发现日本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经历了从“以教育活动为中心”的创设阶段,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的创设阶段,到“以幼儿教育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创设阶段,再到“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创设阶段。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的整个生活脉络为出发点,构建广泛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以幼儿的自发性和主体性为核心创设支持有效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立足幼儿期的本质特征,重视室外活动环境的提供;在环境创设上实现幼儿主体性和教师教育意图之间的平衡。

    2024年01期 v.40;No.208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基于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五次修订的视角

    赵东群;胡金莹;

    环境被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幼儿教育事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幼儿园教育纲要》自1956年颁布至今经历五次修订,一直将“幼儿园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作为核心议题贯穿其中,可以发现日本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经历了从“以教育活动为中心”的创设阶段,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的创设阶段,到“以幼儿教育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创设阶段,再到“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创设阶段。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的整个生活脉络为出发点,构建广泛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以幼儿的自发性和主体性为核心创设支持有效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立足幼儿期的本质特征,重视室外活动环境的提供;在环境创设上实现幼儿主体性和教师教育意图之间的平衡。

    2024年01期 v.40;No.208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理论、范例及启示

    武云鹏;杨帆;秦丽萍;

    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介绍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框架及具体内容。随后,以丹麦的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UP项目为例,从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教师技能发展、父母参与以及学校日常举措四方面介绍其内容。最后,提出三个方面的教育启示:注重与学科结合,提高项目融合性;构建持续支持,确保项目可持续性;纳入多参与主体,增强项目系统性。

    2024年01期 v.40;No.20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理论、范例及启示

    武云鹏;杨帆;秦丽萍;

    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介绍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框架及具体内容。随后,以丹麦的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UP项目为例,从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教师技能发展、父母参与以及学校日常举措四方面介绍其内容。最后,提出三个方面的教育启示:注重与学科结合,提高项目融合性;构建持续支持,确保项目可持续性;纳入多参与主体,增强项目系统性。

    2024年01期 v.40;No.20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儿童视角的玩具喜好质性分析

    丁竹君;杨丽;

    玩具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儿童对玩具有着最直观的体验和看法。为揭示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立足儿童视角,采用了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研究,使用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幼儿玩具喜好表现在三个维度:在外观感知维度,幼儿会对被美观优质、具体形象的、符合性别期待的玩具所吸引;在具体操作维度,操作性强、玩法多样、挑战性适中等特点的玩具容易受幼儿喜爱;在价值反思维度,玩具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是幼儿最为关注的。基于对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的分析,在玩具选择与投放、游戏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年01期 v.40;No.208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儿童视角的玩具喜好质性分析

    丁竹君;杨丽;

    玩具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儿童对玩具有着最直观的体验和看法。为揭示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立足儿童视角,采用了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研究,使用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幼儿玩具喜好表现在三个维度:在外观感知维度,幼儿会对被美观优质、具体形象的、符合性别期待的玩具所吸引;在具体操作维度,操作性强、玩法多样、挑战性适中等特点的玩具容易受幼儿喜爱;在价值反思维度,玩具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是幼儿最为关注的。基于对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的分析,在玩具选择与投放、游戏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年01期 v.40;No.208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学前沿

  • 哀伤辅导视角下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基于对9本绘本的叙事分析

    李爽;李成齐;

    为探究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以哀伤辅导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小伤疤》等9本丧亲主题绘本进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丧亲主题绘本多数都构建了完整的哀伤历程,分为5个阶段:“故事开端:叙述过去映射正向情感联结;第一次转折:以委婉言语表达死亡事实;情绪高潮:主人公强烈宣泄负面情绪;第二次转折:寻求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故事结尾:与过去挥手告别开启新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优化。例如,绘本创作要直面亲人死亡的生物性事实,建构亲人“永生”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丧亲儿童的心理健康,灵活运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丧亲儿童走出哀伤。

    2024年01期 v.40;No.208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哀伤辅导视角下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基于对9本绘本的叙事分析

    李爽;李成齐;

    为探究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以哀伤辅导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小伤疤》等9本丧亲主题绘本进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丧亲主题绘本多数都构建了完整的哀伤历程,分为5个阶段:“故事开端:叙述过去映射正向情感联结;第一次转折:以委婉言语表达死亡事实;情绪高潮:主人公强烈宣泄负面情绪;第二次转折:寻求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故事结尾:与过去挥手告别开启新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优化。例如,绘本创作要直面亲人死亡的生物性事实,建构亲人“永生”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丧亲儿童的心理健康,灵活运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丧亲儿童走出哀伤。

    2024年01期 v.40;No.208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管理

  • 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调查研究——基于山东、陕西两省的问卷数据

    江玉印;李鹏举;杨启国;张献华;

    教师职业生活是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影响其职业生活状态,进而关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基于山东、陕西两省2521份匿名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两省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自评较高,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和工作待遇四个维面上总体较为满意,但在职业发展和工作待遇维面的感知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关维面在教龄、学历、婚姻状况、住房情况等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或差异。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活感知质量,应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待遇,重视其成长激励;改善幼师的住房状况,给予其多一些关爱,缓解其后顾之忧;幼儿园可以实施生涯管理,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指导;尊重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帮助其积极应对职业倦怠和“高原现象”;积极改善和提升高学历幼师的职业生活感知质量。

    2024年01期 v.40;No.208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调查研究——基于山东、陕西两省的问卷数据

    江玉印;李鹏举;杨启国;张献华;

    教师职业生活是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影响其职业生活状态,进而关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基于山东、陕西两省2521份匿名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两省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感知质量自评较高,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和工作待遇四个维面上总体较为满意,但在职业发展和工作待遇维面的感知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关维面在教龄、学历、婚姻状况、住房情况等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或差异。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活感知质量,应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待遇,重视其成长激励;改善幼师的住房状况,给予其多一些关爱,缓解其后顾之忧;幼儿园可以实施生涯管理,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指导;尊重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帮助其积极应对职业倦怠和“高原现象”;积极改善和提升高学历幼师的职业生活感知质量。

    2024年01期 v.40;No.208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儿童本位视角下的韩国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认证体系探析及其启示

    韩春花;胡家欣;康灵诗;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托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而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是保障托育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韩国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建设共经历了三次改革,已基本构建了多维主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彰显以儿童为本的的过程性质量观;构建公开、透明的托育机构质量监测机制。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落实,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指标,保障儿童权利得到落实;注重过程性质量监测,促使儿童成为监测主体;公开监测结果,引导机构对儿童良好托育。

    2024年01期 v.40;No.208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本位视角下的韩国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认证体系探析及其启示

    韩春花;胡家欣;康灵诗;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托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而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是保障托育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韩国托育机构服务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建设共经历了三次改革,已基本构建了多维主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彰显以儿童为本的的过程性质量观;构建公开、透明的托育机构质量监测机制。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落实,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指标,保障儿童权利得到落实;注重过程性质量监测,促使儿童成为监测主体;公开监测结果,引导机构对儿童良好托育。

    2024年01期 v.40;No.208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托幼微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