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云天;田兴秀;邵姝菲;
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依恋理论,选取392名小班幼儿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安全型依恋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亲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依恋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显著调节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功能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对男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2024年01期 v.40;No.20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谢云天;田兴秀;邵姝菲;
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依恋理论,选取392名小班幼儿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安全型依恋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亲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依恋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显著调节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功能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对男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2024年01期 v.40;No.20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袁昊杰;岳亚平;赵一霏;雷佳媛;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核心微观环境系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家庭中父亲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教育、心理、生活、游戏支持深刻影响着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对河南省629位学前儿童父亲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亲家庭支持和儿童的社会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支持与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Bootstrap法检验表明,家庭内部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为提升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应提升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增强父亲的育儿意识与能力;优化父亲对儿童家庭支持的结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家庭支持;构建家、园、社协同育儿共同体,塑造幼儿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2024年01期 v.40;No.20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昊杰;岳亚平;赵一霏;雷佳媛;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核心微观环境系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家庭中父亲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教育、心理、生活、游戏支持深刻影响着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对河南省629位学前儿童父亲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亲家庭支持和儿童的社会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支持与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Bootstrap法检验表明,家庭内部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为提升学前儿童的社会能力,应提升对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增强父亲的育儿意识与能力;优化父亲对儿童家庭支持的结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家庭支持;构建家、园、社协同育儿共同体,塑造幼儿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2024年01期 v.40;No.20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余璐;黄小恢;刘奕霜;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璐;黄小恢;刘奕霜;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彤;李旭;
使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24名农村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不良言行、对劳动的偏见是影响幼儿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易使儿童产生消极负面的劳动观。以此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内外力”相结合,使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采用积极言语塑造幼儿正向劳动认知,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彤;李旭;
使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24名农村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不良言行、对劳动的偏见是影响幼儿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易使儿童产生消极负面的劳动观。以此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内外力”相结合,使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采用积极言语塑造幼儿正向劳动认知,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行为。
2024年01期 v.40;No.20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静静;丁洁;
学习品质是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学业成就的内在机制,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探究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CMA3.7软件对34项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学习品质纬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为:想象与创造、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主动性、好奇心与兴趣。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参与程度以及家庭投入与支持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与年龄对幼儿学习品质不同纬度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主要教育建议:家长应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关注,重视与幼儿的亲子互动,提高家庭支持和投入力度,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而促进其学习品质均衡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李静静;丁洁;
学习品质是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学业成就的内在机制,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入探究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CMA3.7软件对34项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学习品质与家庭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学习品质纬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为:想象与创造、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主动性、好奇心与兴趣。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参与程度以及家庭投入与支持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与年龄对幼儿学习品质不同纬度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主要教育建议:家长应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关注,重视与幼儿的亲子互动,提高家庭支持和投入力度,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而促进其学习品质均衡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千帆;祝贺;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呈现出由相对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父亲角色从工具型角色逐步向教养型角色扩展。这一过程受到美国二战后松弛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理念对儿童家庭环境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父亲角色的宣扬、学界理论导向支持、性别权利运动推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借鉴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转变经验,我国有必要以提升女性经济地位为关键,通过加快完善家庭友好政策及相关立法、转变社会性别角色观念、提升男性育儿意识、推行父职教育等措施,推动父亲角色向责任型、教养型方向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千帆;祝贺;
当代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呈现出由相对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父亲角色从工具型角色逐步向教养型角色扩展。这一过程受到美国二战后松弛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理念对儿童家庭环境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父亲角色的宣扬、学界理论导向支持、性别权利运动推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借鉴美国儿童养育中的父亲角色转变经验,我国有必要以提升女性经济地位为关键,通过加快完善家庭友好政策及相关立法、转变社会性别角色观念、提升男性育儿意识、推行父职教育等措施,推动父亲角色向责任型、教养型方向发展。
2024年01期 v.40;No.20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