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

  •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探讨

    姜娟芳;

    西部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发现: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单向量化的教师评价与考核规则、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较差等因素是农村高中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最主要的阻力所在。

    2011年03期 v.27;No.9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家庭教育的“期望共鸣区”建构研究

    王平川;

    家庭教育的"期望共鸣区"建构,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有其充分的家哲学依据;必须符合现代教育观和孩子独特的个性与智能优势,必须符合后喻文化的时代精神,必须符合品性优先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构建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文化,选择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准确把握家庭教育原则,实现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2011年03期 v.27;No.9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东西方社会生活对个体人文素质的不同要求

    刘卓;

    较家庭组合而言,社会生活从一个更为宽泛的层面上引导和培养着个体的人文素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表现在人文与科技、共性与个性、义务与权利等诸多方面,对人文素质产生了不同影响。应当考虑这些因素,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011年03期 v.27;No.90 9-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

    万生更;

    延安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它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资源,弘扬延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弘扬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011年03期 v.27;No.9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经济·政治·法律研究

  • 制约中国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王亚宁;

    中国边境地区不仅具有广阔的地区,而且有诸多的人口,且边境地区还具有国家安全外围的屏障作用,所以边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边境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发展还不尽人意。本文从地缘、发展动力、思想意识、发展基础、境外不良因素的渗透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来分析其对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以期对消除制约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有益的探索。

    2011年03期 v.27;No.9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世纪亚洲冷战体制下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互动剖析

    刘秀红;

    在亚洲冷战体制下,出现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当中苏结盟,中国与美国对抗时希望苏联的支持,与美国缓和时需要美国的诚意;当美苏缓和、中美、中苏关系紧张时,中国的外交就必然面临困境;当中美和解,中苏对抗时,美国则渔翁得利;而当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时,不再成为美苏冷战的筹码,中国终于摆脱冷战,导致了美苏冷战的终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和则三利,斗则俱伤。

    2011年03期 v.27;No.9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诉讼观念探析

    赵亮;

    传统诉讼观念已经严重阻滞中国现代法治进程,重塑社会主义新型诉讼观念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传统诉讼观念的成因首当其冲。本文利用现代法学分析理念,从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和揭示了传统诉讼观念的内在成因及其关系,为重塑社会主义新型诉讼观念提供借鉴。

    2011年03期 v.27;No.9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威尼斯商人》视角下法的公正性阐释

    赵勇宾;

    法应当以实现实质公正作为其根本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虽然形式公正确实具有保护人权等独立的价值功能,但是片面追求形式公正,用形式公正无条件地取代实质公正,那么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就有可能用形式上的公正来掩盖实质上的不公正。戏剧《威尼斯商人》即通过文学的浪漫与虚构性,采用充满诗性的理想正义观来阐释这一寓意,其对今天我们树立正确的法的公正观念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011年03期 v.27;No.9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语言学研究

  • 审美意识形态论观点的再认识

    杨金桃;

    文学本质研究中以童庆炳、钱中文为代表的审美派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所呈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并规定它为文艺学第一原理。此观点使文学从"文学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本质是阶级工具""文学本质是政治工具"的年代里得到解脱。但近年,以董学文为代表的""文学本质社会意识形式派"则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范畴给总体的构成要素下定义是欠妥当的。文学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但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就是文学。所以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

    2011年03期 v.27;No.9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合璧”的家族子孙与文化反思——民族国家建构与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人物形象(二)

    江倩;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变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造就了一批觉悟的新国民,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与生俱来的各种负面因素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迅速结合,在中国社会催生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怪胎,这些人物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及现代化的追求中发挥着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作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对新派家族子孙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民族文化再造过程中间出现的问题。

    2011年03期 v.27;No.9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陵原》的人物和乡语风情

    南生桥;

    长篇小说《五陵原》中的尚白菊"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长期的灵肉分裂、爱恨情仇终致她最后病入膏肓,赍恨以殁。尚德九既"刚毅果断,雷厉风行",又见色起意、淫人妻女,是一个集善恶、强弱于一身的矛盾、复杂人物。尚大清则是一个从容淡定、经验老到的乡土政治家的典型。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信息的方言俗语,渲染出浓郁的地方色彩,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鲜活有趣的民俗风情画。

    2011年03期 v.27;No.9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觉醒》之女性意识解读

    段美婷;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肖邦的代表作。随着女性要求自由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这部被誉为"研究女性的经典小说"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也理所当然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系统分析肖邦及作品女主人公爱德娜不甘顺从传统指向,大胆追求自我意识的性格,从而得以深刻体会及总结其中富含的女性主义意识。

    2011年03期 v.27;No.90 51-5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飘》中郝思嘉人物性格特征探析

    孙菲菲;

    《飘》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便畅销不衰,小说主人公郝思嘉在艰难的生活历程中所表现出的爱情观,所实现的社会角色转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以丰满、多元、矛盾、复杂而又立体的鲜明性格形象吸引着无数读者。

    2011年03期 v.27;No.9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陕西蓝田方言的语音特点

    韩承红;

    蓝田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归纳陕西蓝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概括说明其语音特点。

    2011年03期 v.27;No.9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西安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陈秀端;

    水体生态修复是环境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生态环境营造与修复的重要方面。西安市历史时期水资源充沛,但目前的城市水环境修复中存在重人文轻自然、重个体轻整体等问题。西安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应当进行整体生态规划与设计,以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修复为最终目标,通过景观格局的恢复、功能分区的优化、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等途径,达到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目的。

    2011年03期 v.27;No.90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

  • 陕西省等高属(缓步动物,高生熊虫科)两个新纪录种记述

    刘莹;王立志;薛静;

    记述了陕西省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种,它们是赛氏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sattleri Richters,1902(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和马氏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marcellinoi Binda&Pilato,1971(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

    2011年03期 v.27;No.9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地下鼠听觉机制研究的进展

    王茁;

    地下鼠是由环境特化的物种,在长期的地下适应过程中,其听觉系统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进化,总结起来,其听觉敏感频率偏于中低频,与声波在地下洞道中的传播能力相一致。听觉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耳蜗活动机制的研究。本文从耳蜗解剖学基础研究、离子通道研究、地下鼠震动通讯研究、听域分析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地下啮齿类物种特殊的适听机制提供更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2011年03期 v.27;No.90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石榴汁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力;徐青梅;

    以新鲜石榴为原料,研究了一种石榴汁饮料的制备工艺。正交实验确定的饮料配方组成为:石榴原汁含量60%,糖度6.0,pH值4.2。

    2011年03期 v.27;No.9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简介

    <正>陕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收藏古籍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文理兼优、四部咸备,共收藏古籍约1100余种,22000余册,其中有经部古籍2100余册,史部古籍6000余册,子部古籍2700余册,集

    2011年03期 v.27;No.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次曲线的主轴、焦点和准线研讨

    宋占奎;

    在探讨射影几何中定义的二次曲线的主轴、焦点和准线时,用射影几何的概念法可以分别得到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的主轴、焦点和准线.由研讨得知在射影几何中定义的二次曲线的主轴、焦点和准线与解析几何中定义的二次曲线的主轴、焦点和准线是一致的.

    2011年03期 v.27;No.9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定积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强;

    本文概括出了定积分"分割、替代、求和"的思想方法,指出其本质属性是"求和";对学生在《大学物理》的定积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举例说明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了几点教学体会。

    2011年03期 v.27;No.9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规则和数据学习的清洗模型研究

    石少敏;

    数据质量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用户拼写、录入、系统升级等原因导致各种数据质量问题的出现。数据清洗的目的就是检测出脏数据并修复它们。而当前的清洗工具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和数据学习的通用清洗模型。模型实现了动态规则学习和动态数据学习等关键技术。通过规则匹配和反馈学习过程实现了动态清洗规则最佳选择;通过字段学习和元表学习过程实现了动态数据的初始化。实验证明,应用该模型保证了动态数据的质量,提高了当前清洗工具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2011年03期 v.27;No.90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归化异化角度看《鲁宾孙漂流记》的三个汉译本

    王语昕;

    在英汉翻译中,既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又可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根据文章的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这样才能让译文的读者既能清楚地理解译文的含义,又能了解原文所蕴含的文化负载。

    2011年03期 v.27;No.90 94-9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场独立、场依存的批判思维培养研究

    张小妮;

    场独立和场依存是两类不同的认知风格,各自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场独立有利于培养批判思维。依据两种认知风格的可转变性,在教学中,可通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推行批判思维课程化的具体措施,帮助场依存者自觉求助于场独立认知风格,培养批判思维。

    2011年03期 v.27;No.9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活的生命意识——古典诗词特色教学之我见

    窦春蕾;

    古典诗词教学面临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而形成古典诗词特色教学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授之以基本且行之有效的学习研究方法,最终使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还原古典诗词鲜活的生命力,将之看成是古代诗人生命意志最直接而生动的再现,并进一步通过对诗人创作个性的把握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从而实现并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

    2011年03期 v.27;No.9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运用虚拟实验室技术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焦龙;张群正;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虚拟实验室技术可以解决5个方面的教学问题,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说明,虚拟实验室技术是解决当前大学分析化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有效方法,虚拟实验室技术在当今及今后分析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03期 v.27;No.9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课程导航设计个案分析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程为例

    高洁;

    导航能为网络课程学习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是一种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策略。在网络课程导航设计中应认真细致,考虑每个细节,才能发挥好导航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7;No.90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论油画语言表现上的具象与抽象的关系

    张凤;

    随着人们人文观念和审美心理活动的变化,油画语言在形态的创造中不断地扩展与延伸。虽然在具象世界里包含着个体的人对于世界的不同理解,然而,西方摄影技术发明后,油画语言特有的能够表现出精神上的体验功能进一步彰显。透过油画语言,我们看到了它所表现出的从具象表面上渗透出的内在精神以及抽象形式所反映的生活真实。

    2011年03期 v.27;No.90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艺术教育的价值论析

    刘永昌;

    传统教育注重智力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人格的养成,就连艺术教育也是以技能和专业知识为目标而缺少审美、情感和人文内容。基础教育实际存在不同程度忽略甚至否认艺术教育的重大价值的倾向。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和审视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艺术性、融合艺术形式,特别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模式,能使学生的人格、智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整合发展。

    2011年03期 v.27;No.90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创新是唐乐舞再铸辉煌的必由之路

    葛晓妮;

    从舞蹈《大唐华章》与《仿唐乐舞》的比较剖析中,洞察到后者落伍的缘由,论证指出仿唐乐舞只有像舞剧《长恨歌》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着意面向公众,增强其娱乐性,才能重铸辉煌,永葆艺术之树常青。

    2011年03期 v.27;No.9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