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

  • 基于教育法律体系视角的《学前教育法》整体解释论

    石纪虎;

    《学前教育法》作为教育单行法相对于“教育法律体系”而言,类似于具体条文与整部法律的关系,需要进行体系解释,以便从宏观层面厘清其与“教育法律体系”中其他相关法律的逻辑关系。从教育法律体系的宏观视角对《学前教育法》进行鸟瞰式的整体解释,将《学前教育法》与相关教育单行法从整体层面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学前教育法》作为教育单行法的制度要义、立法精髓,更是理解、解释、适用《学前教育法》具体条文的基础。

    2025年07期 v.41;No.22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云教研共同体的SECI知识模型构建

    谢娜;郭凯娟;

    云教研是传统教研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期开展协同教研的新形态,构建云教研共同体是幼儿园教研组织转型的重要探索。在此背景下,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云教研共同体知识创生模型构建的必然性分析,以SECI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幼儿园教师云教研共同体知识创生模型,以期为云教研共同体建设实践与教师知识创生提供参考。为保障云教研共同体的稳健发展,建议幼儿教师:深化数字素养培育,夯实云教研共同体交互根基;厚植知识共创意识,激活云教研共同体创新动能;强化数字伦理规范,护航云教研共同体健康运行。

    2025年07期 v.41;No.226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何以“胜任”:数智时代幼儿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OECD数字胜任力框架的实证研究

    李雨桐;王世铎;

    数智技术的蓬勃发展正驱动着学前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幼儿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建设也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议题。本研究以OECD《强势开端Ⅶ:在数字时代为儿童赋权》报告的数字胜任力框架为基础,自编量表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X市15所幼儿园的311名教师进行调查,探究我国幼儿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的整体水平尚佳,但高阶专业性能力亟待提升;幼儿教师的AI工具使用熟练度是影响其数字胜任力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发展水平呈不平衡特征;幼儿园数字化建设情况有待改善,且可能是影响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水平的潜在因素。基于此,文章从政府支持、教师培训、园社协作和管理评价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2025年07期 v.41;No.226 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幼儿园教师心理授权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深层扮演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

    王路曦;朱佳颖;

    为探究幼儿园教师心理授权对自我和谐的影响,同时探讨深层扮演的中介作用及共情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等工具对59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授权正向预测自我和谐;2)深层扮演在心理授权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共情能力对中介的后半段路径“心理授权→深层扮演→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应帮助幼儿园教师塑造积极的工作角色与工作情境,鼓励幼儿园教师采用正确的情绪劳动策略,同时预防共情不当导致的情绪消耗,促使幼儿园教师形成自我和谐状态。

    2025年07期 v.41;No.226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县域幼儿园教师游戏支持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张心雪;

    为了构建适用于县域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支持能力测量工具,科学评估其专业能力结构。本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和游戏本体论,重构PARK SO-YOUNG等人开发的量表,形成涵盖五个维度的测评工具,并对258名县域幼儿园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游戏创设与支持方面表现较好,在记录评价与反思提升方面相对薄弱,且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变量在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应关注幼儿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强化培训与反思支持,该工具可以为县域幼儿园教师游戏支持培训提供实践路径与决策支持。

    2025年07期 v.41;No.226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儿童学习与发展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县域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家庭电子媒介养育行为和儿童媒介实践的链式中介作用

    郑雯;石猛;

    为探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县域地区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生物生态学理论,采用家庭经济地位量表、家庭媒介养育行为量表、儿童电子媒介实践量表和幼儿行为量表对我国县域地区1034名3-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电子媒介养育行为、儿童媒介实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通过家庭电子媒介养育行为和儿童电子媒介实践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电子媒介养育行为和儿童媒介实践的链式中介影响幼儿问题行为。本研究拓展了县域地区幼儿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为预防与干预县域幼儿问题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7期 v.41;No.226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前教学前沿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转型的困境与建设路径

    杨晓萍;何晓溪;

    教育数字化为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支撑。幼儿园课程以其独特性积极回应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数字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借助智联网、人工智能重构幼儿园课程文化新生态,是加快课程改革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诉求。本研究基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转型的内涵和新样态的深入阐释,从当前面临的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数字化资源配置、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协同教研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探索出加强顶层统筹规划职能、扩大数字资源供给、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构建多元协同的数字话语场域等建设路径,进而推动课程育人方式的转变和课程实践样态的创新。

    2025年07期 v.41;No.226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曲多玩”推进领域教育整合殊途同归提升发展基础素养——新时期幼儿园“一曲多玩”整合式音乐教育实践探索

    颜瑶卿;

    为了大力提升幼儿发展基础素养,有效解决传统音乐教育目标单一、内容固化及组织方式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幼儿园应秉持“五育并举”理念,积极开展整合式音乐教育。本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实践探索,以“一曲多玩”为基本策略,明确了“目标分层—活动设计—策略创新—动态评价”实践路径,初步形成了“一曲多玩”整合式音乐教育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25年07期 v.41;No.226 69-7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前教育管理

  • “目标—工具”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托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基于6省份阶段性规划方案的文本分析

    袁秋红;唐玲;

    发展托育服务是落实党和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研究通过构建“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已出台托育阶段性规划方案的六个省份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推进托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政策目标是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同时关注服务质量提升和保障体系健全;政策工具使用上环境型工具使用最多,需求型工具最少;政策工具对托育事业发展目标的支撑性较好。同时,政府推进托育事业发展政策存在个别目标定位偏差、部分政策工具使用单一、次级工具使用结构失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托育服务政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目标的指向性和操作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及其对目标的支撑度。

    2025年07期 v.41;No.226 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少子化背景下民办幼儿园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

    李化树;孙世萍;

    民办幼儿园作为中国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教育强国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已进入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人口新常态时期,面对少子化趋势,民办幼儿园遭遇生源危机、资源配置失衡等困境。应对挑战,民办幼儿园应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厘清独特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扶持体系,整合资源配置,推动民办幼儿园在普惠性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

    2025年07期 v.41;No.226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幼儿园办园类型与过程质量的关系:基于604所幼儿园的实证分析

    赵嘉茹;

    本研究对604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过程性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幼儿园的过程性质量水平呈现出公办幼儿园>集体办学(公办自营)>民办普惠幼儿园>集体办学(委托办学)的趋势特征;2)在空间与设施方面,各类园所差异不明显,但公办性质幼儿园表现优于民办园;3)在生活与健康方面,公办园都要显著高于集体办学(公办自营)、集体办学(委托办学)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在关系与互动方面,公办园和集体办学(公办自营)明显高于集体办学(委托办学)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5)在课程与实施方面,总体未达到良好的课程与实施效果,公办园较之其他三类幼儿园有绝对优势,而同有公办性质的集体办学(公办自营)类幼儿园在课程与实施三级指标上展现的优势并不明显。针对过程质量的四个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系统提升幼儿园过程质量提供实操建议。

    2025年07期 v.41;No.226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普惠性民办园政策实施绩效与优化路径

    冀东莹;蔡鸽;

    研究运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我国普惠性民办园政策及其实施进行系统评估,发现不同主体基于各自偏好的理性行为导致普惠性民办园政策在效率、公平、问责、政策的适应性几个方面问题突出。因此,行动舞台的完善应通过构建“激励相容”的规则体系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管理制度设计的精细化,打造“多元共治”的治理网络增强制度执行机制的协同化,强化“双向约束”的问责机制促进监管体系的多元化。

    2025年07期 v.41;No.226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研究

  • 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青年成长叙事研究

    王俊虎;王玉冰;

    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为背景,通过农村青年马建强的求学历程,构建了“物质困境——道德引导——精神超越”的三重叙事结构。在物质极端匮乏的生存条件下,以吴亚玲为代表的同龄引导者通过隐蔽的粮票投放、劳动机会的提供等特殊方式,在维护青年尊严的前提下,完成了对主人公的道德启蒙。吴亚玲这位引导者与亲友、师长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引导网络,其作用既不同于传统成长小说中的单一“导师”模式,也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救济层面。这种将社会现实主义与成长小说相融合的叙事实践,不仅拓宽了青年成长书写的表现维度,也为理解特殊历史语境下中国青年的精神成长史提供了重要文本。

    2025年07期 v.41;No.226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