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前数字教育

  • 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白艳维;陈佩琳;吴淑芬;丁艳红;吴凡;

    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厘清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影响因素,对于普及乡村数字化教育和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扎根理论,以宁波市乡村幼儿园为例,对乡村幼儿园美育及数字化教育等方面的文本资料及相关人员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受数字化美育制度、数字化美育资源及数字化美育素养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乡村数字化美育制度是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资源开发与乡村幼儿园师资数字化素养提升的前提,也是影响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主要因素;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资源是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实施的基础,乡村幼儿园师资数字化素养是影响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关键因素,两者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的实施。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立指导规范、整合本土元素、家园社协同等乡村幼儿园数字化美育实施策略。

    2025年02期 v.41;No.22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4-5岁幼儿执行功能培养的科学编程教育

    韩唯;朱佳琪;

    幼儿编程教育借助图形化工具,指导幼儿规划指令与解决问题。先前研究显示,学前儿童通过机器人编程能提升操作能力,并显著增强听觉工作记忆。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对实验组幼儿实施10个月科学编程教育(结合机器人与图形化编程)。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幼儿在执行功能的三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但训练后实验组幼儿在工作记忆方面的进步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认知灵活性和抑制控制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科学编程教育有助于促进4~5岁幼儿工作记忆的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21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专题:儿童绘本阅读研究

  • 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基于无字绘本的说演故事模式

    张莉琴;刘思颖;

    批判性思维是未来公民所必需的21世纪核心素养,是幼儿未来进行社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以具身认知理论和图像叙事理论为基础,以一线实践经验为前提,发现无字绘本与说演故事均具有推进幼儿批判性思维之效果。因此,综合分析无字绘本及说演故事中与幼儿批判性思维相关的特点,构建基于无字绘本为载体的说演故事模式,从口述故事、表演故事、反思讨论、重述故事、复演故事五个环节详细阐述该模式促进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施路径。

    2025年02期 v.41;No.221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成功老化视角下儿童绘本中的老年人形象——基于对40本绘本的内容分析

    李成齐;张晔麒;李爽;

    为了深入了解绘本中老年人的形象,并促进儿童对老年人形成正确的认知与尊重,从成功老化视角出发,对包括《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在内的40本以老年人为主角的国内外绘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绘本中老年人的形象主要表现在生理健康、外貌特征、社会角色和人格特质这四个类别。通过对不同性别老年人在四个类别上的数量及比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绘本中老年人形象的塑造往往带有刻板印象,缺乏深度;同时,这些形象描绘也缺乏时代背景支持,与现代生活脱节。因此,建议在绘本创作中融入成功老化四维度模型,并聚焦数字化、健康生活和社会建设等现代元素,塑造具有科学素养、积极向上且与时俱进的老年人形象。

    2025年02期 v.41;No.221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学前教育理论

  • 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缘何不同——来自父母影响因素的分析

    于冬青;马春阳;王晓冉;

    为探讨父母反省功能与亲子关系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以343名婴幼儿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在婴幼儿性别、月龄、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确定性及父母兴趣与好奇心、亲子关系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3)亲子关系在父母确定性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亲子关系在父母兴趣与好奇心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父母应提升自身榜样示范作用;父母应协同教养共促良性发展;父母应构建家庭教育实践互助团体。

    2025年02期 v.41;No.221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亲子游戏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情绪谈话和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武晓梅;

    为探讨亲子游戏、亲子情绪谈话、教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采用亲子游戏量表、教养行为量表、亲社会量表以及情感谈话任务检测(在讲故事任务和回忆任务中检测儿童亲子情感谈话)对2-6岁的407名儿童及其主要抚养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游戏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2)亲子情绪谈话和信任民主教养行为在亲子游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包括亲子情绪谈话独立中介作用、信任民主教养行为独立中介作用和亲子情绪谈话-信任民主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3)亲子情绪谈话和专制权威教养行为在亲子游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包括亲子情绪谈话独立中介作用和亲子情绪谈话-专制权威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4)链式中介效应存在儿童性别差异。因此,本研究提示增加亲子游戏和亲子情绪谈话,持信任民主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21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前教学前沿

  • 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创新

    马锦华;张佳敏;陈珂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全新视域下,深度剖析当下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突出问题,明确其基本教育目标: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引导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依循法规与专业标准,初步确定“知国象、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等核心教育内容。今后应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开发,继续优化教育方法,着力改进质量评价,系统提升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2025年02期 v.41;No.221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幼儿园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人际支持系统建构个案研究

    刘超;俞辛芸;

    人际支持系统在融合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为了针对1名中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建构适宜的人际支持系统,研究者通过与教师以及保育员建立基本的合作关系,搭建人际支持系统的基点;采用有趣的游戏与儿童周围的3名幼儿同伴建立友好关系,培训3名幼儿同伴初级的支持技能,与教师和保育员建立工作联盟关系,积极使用差别强化程序来消退问题行为,搭建第一层级人际支持系统;扩展班级内水平支持,建立班级间垂直支持,搭建第二层级人际支持系统。结果发现: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适应性行为得到显著提升,问题行为发生频率显著下降。主要建议: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前融合教育,应充分挖掘环境中的人际资源,发挥班级教师的组织作用,激励班级幼儿发挥支持作用,有效利用互动技术支持与情感态度支持的组合。

    2025年02期 v.41;No.221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 新手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优化的行动研究

    赵蝶;郑燕佳;刘茜;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幼儿早期语言发展与认知拓展有重要影响。通过三轮行动,发现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中存在方言语音干扰、提问语延展性不足、指令语功能弱化及学前语言储备匮乏等问题。为此,构建了以国家通用语言规范化、提问技巧优化、指令语言精准化及语用策略丰富化为核心的语言优化方案。建议师范院校应加强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系统培养,幼儿园应建立教师职业语言能力发展支持体系,教师需结合个人特点不断提升语言素养。

    2025年02期 v.41;No.221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前教育管理

  • 乡村在园幼儿游戏权保障问卷编制及运用

    杨川;石婷;

    保障在园幼儿游戏权是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基于法理学,运用主题研究七步法编码建构在园幼儿游戏权内涵,经过两次取样测试,编制包含4个量表、10个维度、47个项目的调查问卷。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后发现信效度良好,表明问卷理论构想较好。以G省2801名乡村幼儿教师为被试,调查乡村在园幼儿游戏权保障现状。结果显示:乡村在园幼儿游戏保护请求权的保障水平最高,其次是游戏自主权、游戏供给请求权,游戏参与权保障水平最低,不同文化程度、教龄、职称、职务、园所等级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1)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助推乡村在园幼儿游戏权保障;2)乡村在园幼儿游戏参与权保障相对薄弱;3)乡村幼师队伍中紧缺高素质专业型人才;4)教师专业差异影响在园幼儿游戏权实现;5)该问卷是研究乡村在园幼儿游戏权保障的一个有效工具。

    2025年02期 v.41;No.221 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香港幼小衔接中的政府角色:政策推动与资源支持

    李晓华;

    2000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颁布了《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第一次将学前教育视为终身学习的基础。自此,香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正式转变为积极干预方式。在幼小衔接方面,香港政府进行了政策推动与资源支持两方面的积极探索。香港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在终身学习的视野下去审视幼小衔接问题,并将幼小衔接作为促进学习、教学与评估的行动范围,且通过课程指引对幼小衔接的具体行动路径进行了全面探讨。为促进幼小衔接实践工作的开展,香港政府亦注重家长教育资源、教师培训资源、校本支援服务与阅读资源的供给与更新。香港政府推动幼小衔接的做法对反思我国大陆幼小衔接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5年02期 v.41;No.221 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研究

  • 基于混合式教学新常态的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相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然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教学管理亦需随之做出适应性变革,建立和完善基于混合式教学新常态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解构其教学流程,比较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异同,查找混合式教学新常态背景下现行基于线下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混合式教学管理改革方案:完善混合式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混合式教学设施平台条件,提升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为混合式教学提供制度支持、范式指导和条件保障。

    2025年02期 v.41;No.221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