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小慧;
"儿童读经"与语言教育、文化教育、伦理教育各有某种关连,后三者之间亦两两互有关连但是却呈现不同内涵。在一般意义上,"儿童哲学"可以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然而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儿童的哲学训练。本文重点专注于从伦理教育理念来阐明:"儿童读经"或"儿童哲学"是否是一个好的或有效的伦理教育方式?且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差异?基本结论是:"儿童读经"与伦理教育的关联不大,儿童哲学由于强调思考与讨论,在伦理教育方面主要能提供伦理思考的面向,协助伦理教育知、情、意、行之"知"的培育部分。
2018年10期 v.34;No.1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潘小慧;
"儿童读经"与语言教育、文化教育、伦理教育各有某种关连,后三者之间亦两两互有关连但是却呈现不同内涵。在一般意义上,"儿童哲学"可以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然而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儿童的哲学训练。本文重点专注于从伦理教育理念来阐明:"儿童读经"或"儿童哲学"是否是一个好的或有效的伦理教育方式?且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差异?基本结论是:"儿童读经"与伦理教育的关联不大,儿童哲学由于强调思考与讨论,在伦理教育方面主要能提供伦理思考的面向,协助伦理教育知、情、意、行之"知"的培育部分。
2018年10期 v.34;No.1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洁;高振宇;
儿童的主体性包括自然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儿童哲学以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指向,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儿童哲学在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发扬了儿童的主体性。
2018年10期 v.34;No.145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袁洁;高振宇;
儿童的主体性包括自然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儿童哲学以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指向,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儿童哲学在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发扬了儿童的主体性。
2018年10期 v.34;No.145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Kerstin Michalik;杨妍璐;
本文系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凯斯汀·米夏利克(Kerstin Michalik)在德国教育学杂志《教育学全球展望》(《Pdagogische Rundschau》)2013年第6期所发表的论文。凯斯汀从理论与实证的双重维度阐述了作为课程原则的儿童哲学对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哲学探究在跨学科的运用中有其教育理论根据与经验基础,并在全世界的跟踪研究中表明,哲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将促进学生对于学科对象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Kerstin Michalik;杨妍璐;
本文系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凯斯汀·米夏利克(Kerstin Michalik)在德国教育学杂志《教育学全球展望》(《Pdagogische Rundschau》)2013年第6期所发表的论文。凯斯汀从理论与实证的双重维度阐述了作为课程原则的儿童哲学对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哲学探究在跨学科的运用中有其教育理论根据与经验基础,并在全世界的跟踪研究中表明,哲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将促进学生对于学科对象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敏希;
"成人"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又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成人"观进行梳理,同时借鉴大田尧教授回应生命本质的当代"成人"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对"成人"活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儿童哲学的活动中找到了符合当代教育观的"成人"之维。儿童哲学在当代备受青睐的原因即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关怀,在其活动中既体现了当代哲学对"他者"的尊重与理解,又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共育"的认可与实施,更是对"生命"的解读与回应。
2018年10期 v.34;No.14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郑敏希;
"成人"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又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成人"观进行梳理,同时借鉴大田尧教授回应生命本质的当代"成人"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对"成人"活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儿童哲学的活动中找到了符合当代教育观的"成人"之维。儿童哲学在当代备受青睐的原因即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关怀,在其活动中既体现了当代哲学对"他者"的尊重与理解,又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共育"的认可与实施,更是对"生命"的解读与回应。
2018年10期 v.34;No.14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姬甜甜;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其提问颇具哲学色彩。基于哲学视角的儿童提问经常涉及到三个领域: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提问、对逻辑问题的提问、对伦理问题的提问。成人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忽略、敷衍儿童的提问,殊不知儿童提问是儿童精神发展的需求。儿童提问有以下五个方面教育意蕴:儿童是一个宝藏,需要用科学的儿童观重新去认识、解读;呵护儿童爱提问的天性,善待儿童的精神萌芽;摒弃优越感,尝试向儿童学习;守卫童年,避免儿童被过早的成人化;以儿童哲学为载体,挖掘儿童的哲学潜能。
2018年10期 v.34;No.14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姬甜甜;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其提问颇具哲学色彩。基于哲学视角的儿童提问经常涉及到三个领域: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提问、对逻辑问题的提问、对伦理问题的提问。成人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忽略、敷衍儿童的提问,殊不知儿童提问是儿童精神发展的需求。儿童提问有以下五个方面教育意蕴:儿童是一个宝藏,需要用科学的儿童观重新去认识、解读;呵护儿童爱提问的天性,善待儿童的精神萌芽;摒弃优越感,尝试向儿童学习;守卫童年,避免儿童被过早的成人化;以儿童哲学为载体,挖掘儿童的哲学潜能。
2018年10期 v.34;No.14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冷璐;
夏威夷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 Hawaii),简称为p4cHI,由托马斯杰克逊博士于1984年发起。经过34年的发展,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日趋成熟。杰克逊p4cHI区别于李普曼P4C的两大主要特色是:小p哲学与智力情感安全地的概念。本文总结了夏威夷儿童哲学的显著特性:温和的苏格拉底式探究、使用团体球、不急于到达任何地方以及香草冰激凌式探究规则。夏威夷儿童哲学的实践步骤主要包括:建立探究团体,用香草冰激凌方式选择问题,使用优秀思想家的工具探究问题,评估团体探究的质量。
2018年10期 v.34;No.145 29-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冷璐;
夏威夷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 Hawaii),简称为p4cHI,由托马斯杰克逊博士于1984年发起。经过34年的发展,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日趋成熟。杰克逊p4cHI区别于李普曼P4C的两大主要特色是:小p哲学与智力情感安全地的概念。本文总结了夏威夷儿童哲学的显著特性:温和的苏格拉底式探究、使用团体球、不急于到达任何地方以及香草冰激凌式探究规则。夏威夷儿童哲学的实践步骤主要包括:建立探究团体,用香草冰激凌方式选择问题,使用优秀思想家的工具探究问题,评估团体探究的质量。
2018年10期 v.34;No.145 29-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孙丽丽;
游戏和哲学的一致性在于儿童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游戏者,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着积极地批判性思考。因此,戏剧游戏成为儿童一种有创意的哲学探索方式。本文提出了儿童哲学探究的戏剧游戏模式,即"游戏——探究"教学模式,并将其概括为:暖身、表演、探索、复演、拓展五个程序,从而实现游戏与探究性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同时,儿童戏剧游戏教学需要诉诸一定的引导,分别从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2018年10期 v.34;No.145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孙丽丽;
游戏和哲学的一致性在于儿童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游戏者,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着积极地批判性思考。因此,戏剧游戏成为儿童一种有创意的哲学探索方式。本文提出了儿童哲学探究的戏剧游戏模式,即"游戏——探究"教学模式,并将其概括为:暖身、表演、探索、复演、拓展五个程序,从而实现游戏与探究性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同时,儿童戏剧游戏教学需要诉诸一定的引导,分别从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2018年10期 v.34;No.145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李好;
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同一性问题。单一的、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封闭的教育过程压制了真正的差异与创造,儿童的差异性被忽视。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中同一性问题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沉疴颇深。德勒兹的哲学有助于对此进行诊治。德勒兹的哲学是一种差异哲学,它反对中心化和等级制的同一性体系,反对外在的抽象目的。他持有一种先验经验主义立场,这有助于我们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中僵化的主体观,并用动态的、关系的和生成的观点看待主体问题。最后,他的虚因和生成思想也有助于对传统的因果观和时间观进行诊治,从而指明儿童教育应走向生成。
2018年10期 v.34;No.14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好;
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同一性问题。单一的、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封闭的教育过程压制了真正的差异与创造,儿童的差异性被忽视。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中同一性问题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沉疴颇深。德勒兹的哲学有助于对此进行诊治。德勒兹的哲学是一种差异哲学,它反对中心化和等级制的同一性体系,反对外在的抽象目的。他持有一种先验经验主义立场,这有助于我们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中僵化的主体观,并用动态的、关系的和生成的观点看待主体问题。最后,他的虚因和生成思想也有助于对传统的因果观和时间观进行诊治,从而指明儿童教育应走向生成。
2018年10期 v.34;No.14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贺琳霞;
家庭和社区参与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计划的基础。通过对我国西部S省农村地区的两次实地调查发现,受该地区园所特点、教育政策和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农村地区幼儿园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总体较低但也有所改善,对家庭资源的运用高于社区资源,对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较为薄弱。基于此结果提出了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是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政策杠杆发掘农村地区家庭和社区资源;职后培训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实效性等建议。
2018年10期 v.34;No.145 48-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贺琳霞;
家庭和社区参与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计划的基础。通过对我国西部S省农村地区的两次实地调查发现,受该地区园所特点、教育政策和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农村地区幼儿园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总体较低但也有所改善,对家庭资源的运用高于社区资源,对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较为薄弱。基于此结果提出了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是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政策杠杆发掘农村地区家庭和社区资源;职后培训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实效性等建议。
2018年10期 v.34;No.145 48-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悦红;
亲权作为法学名词,是指父母为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照顾、保护其人身和财产的一种职责,是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亲权概念也应进入教育学界的视界,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未成年子女享受父母照护,最终保障后者健康成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围绕增进亲情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可转变留守儿童父母的亲权意识、增加其行使亲权的行为,从而提升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2018年10期 v.34;No.14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悦红;
亲权作为法学名词,是指父母为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照顾、保护其人身和财产的一种职责,是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亲权概念也应进入教育学界的视界,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未成年子女享受父母照护,最终保障后者健康成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围绕增进亲情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可转变留守儿童父母的亲权意识、增加其行使亲权的行为,从而提升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2018年10期 v.34;No.14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王蕊;金玲;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施步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可采用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配合学前儿童开展方案教学、在合作家庭中开展方案教学以及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延伸三种方式,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前儿童的主客观经验,表达和记录方式。家长不仅需要转变育儿观念,而且需要掌握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操作步骤。
2018年10期 v.34;No.145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蕊;金玲;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施步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可采用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配合学前儿童开展方案教学、在合作家庭中开展方案教学以及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延伸三种方式,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前儿童的主客观经验,表达和记录方式。家长不仅需要转变育儿观念,而且需要掌握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操作步骤。
2018年10期 v.34;No.145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飞飞;杨丽;
壁炉现象是校企合作中的一种"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学校单一主体"使然。园校合作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高校高、幼儿园低"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学校单一主体"的状况使得幼儿园在合作中主体地位不突出、所得效益不明显。因此,破解园校合作中的"壁炉现象"要以外部激励为辅、内部激发为主,创建"双主体"模式、发挥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园从人、财、物方面获益。
2018年10期 v.34;No.145 66-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飞飞;杨丽;
壁炉现象是校企合作中的一种"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学校单一主体"使然。园校合作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高校高、幼儿园低"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学校单一主体"的状况使得幼儿园在合作中主体地位不突出、所得效益不明显。因此,破解园校合作中的"壁炉现象"要以外部激励为辅、内部激发为主,创建"双主体"模式、发挥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园从人、财、物方面获益。
2018年10期 v.34;No.145 66-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彧洁;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家园合作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协作平台加强家园联系互动,广泛开设家长学校,利用信息媒介开展家长教育,吸纳家长参与教育管理与政策决策。同时,加强立法保障和支持家园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引导,实施项目化建设和评估,注重发挥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协同作用,重视扶持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家园合作的先进经验,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指导服务网络,发挥信息技术和社会团体作用,加强舆论宣传,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意识,构建家园合作的有效合力。
2018年10期 v.34;No.14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陈彧洁;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家园合作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协作平台加强家园联系互动,广泛开设家长学校,利用信息媒介开展家长教育,吸纳家长参与教育管理与政策决策。同时,加强立法保障和支持家园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引导,实施项目化建设和评估,注重发挥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协同作用,重视扶持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家园合作的先进经验,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指导服务网络,发挥信息技术和社会团体作用,加强舆论宣传,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意识,构建家园合作的有效合力。
2018年10期 v.34;No.14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龚书静;
幸福家庭是家庭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家庭成员一生的共同追求。本文立足于幸福学理论,探讨发展性、多元化的家庭幸福观,并从转变幸福观念、引导家庭成员挖掘幸福资源、提升家庭成员的主观幸福感、寻找幸福家庭的支点、构建家庭共同体等核心环节入手,提出幸福家庭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改善家庭成员的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幸福家庭这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民生大计提供决策参考。
2018年10期 v.34;No.14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书静;
幸福家庭是家庭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家庭成员一生的共同追求。本文立足于幸福学理论,探讨发展性、多元化的家庭幸福观,并从转变幸福观念、引导家庭成员挖掘幸福资源、提升家庭成员的主观幸福感、寻找幸福家庭的支点、构建家庭共同体等核心环节入手,提出幸福家庭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改善家庭成员的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幸福家庭这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民生大计提供决策参考。
2018年10期 v.34;No.14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少梅;沈润青;
儿童生活作为完整生命存在的一个阶段,有着独立的意义与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儿童生活却异化于社会给定的培养目标、行为准则以及规范标准中,表现为生活中主体性、生命体验以及创造性的缺失。究其根本,源于教育精神的异化。真正的教育就是解放,让儿童知晓其本性里面原初的和根本的素材构成,帮助儿童找回自我。因而,教育应当观照儿童的美好生活,在自由、创造、自我实现以及德性的精神下唤醒、带领、指引儿童过美好生活。
2018年10期 v.34;No.145 79-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李少梅;沈润青;
儿童生活作为完整生命存在的一个阶段,有着独立的意义与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儿童生活却异化于社会给定的培养目标、行为准则以及规范标准中,表现为生活中主体性、生命体验以及创造性的缺失。究其根本,源于教育精神的异化。真正的教育就是解放,让儿童知晓其本性里面原初的和根本的素材构成,帮助儿童找回自我。因而,教育应当观照儿童的美好生活,在自由、创造、自我实现以及德性的精神下唤醒、带领、指引儿童过美好生活。
2018年10期 v.34;No.145 79-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映虹;杨红;
绘本阅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教育途径。绘本中的角色类型会影响绘本对幼儿的教育效果。笔者基于国外一项心理学实验,并结合其他相关实验,介绍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对幼儿人格和知识学习影响的研究,从幼儿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真人绘本在教育效果上优于拟人绘本的心理机制。最后,阐述了关于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的几点思考。
2018年10期 v.34;No.14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韩映虹;杨红;
绘本阅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教育途径。绘本中的角色类型会影响绘本对幼儿的教育效果。笔者基于国外一项心理学实验,并结合其他相关实验,介绍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对幼儿人格和知识学习影响的研究,从幼儿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真人绘本在教育效果上优于拟人绘本的心理机制。最后,阐述了关于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的几点思考。
2018年10期 v.34;No.14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静;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的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之爱在教育中首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内在敏感性的源泉,影响儿童的自我实现;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表达,帮助成人了解儿童;更是成人的精神诉求,实现成人尊严的提升。儿童之爱的培育需要成人接受儿童的爱,尊重呵护儿童爱的天性,以爱育爱,实现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2018年10期 v.34;No.145 88-9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静;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的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之爱在教育中首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内在敏感性的源泉,影响儿童的自我实现;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表达,帮助成人了解儿童;更是成人的精神诉求,实现成人尊严的提升。儿童之爱的培育需要成人接受儿童的爱,尊重呵护儿童爱的天性,以爱育爱,实现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2018年10期 v.34;No.145 88-9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欣;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全面地阐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在杜威的思想体系中,"儿童"作为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参与者,"经验"作为一种立足于生存意义上的探究性力量,以及"民主"与"共同体"作为普遍的社会条件与组织形式,这三者之间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彼此内在互相作用的有机整合,一种生命之成长的基本结构。在这个深广的意义上,可以说儿童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的实现主要并不得自于对具体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维护或改善;就其根源上讲,它来自于杜威对"民主社会"的信念,而这种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于,如何在一种充分开展的"社会探究"活动中使儿童产生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参与性的特质,而这同时也体现了杜威对于"经验"作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造就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体现人之具体成长方式的信念。也就是说,问题在于如何通过一种最为基本意义上的"教育"的开展而使儿童实现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本文力图通过对《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的再解读以期寻求"儿童的政治生活参与何以可能"的科学和哲学的解答。
2018年10期 v.34;No.14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欣;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全面地阐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在杜威的思想体系中,"儿童"作为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参与者,"经验"作为一种立足于生存意义上的探究性力量,以及"民主"与"共同体"作为普遍的社会条件与组织形式,这三者之间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彼此内在互相作用的有机整合,一种生命之成长的基本结构。在这个深广的意义上,可以说儿童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的实现主要并不得自于对具体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维护或改善;就其根源上讲,它来自于杜威对"民主社会"的信念,而这种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于,如何在一种充分开展的"社会探究"活动中使儿童产生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参与性的特质,而这同时也体现了杜威对于"经验"作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造就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体现人之具体成长方式的信念。也就是说,问题在于如何通过一种最为基本意义上的"教育"的开展而使儿童实现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本文力图通过对《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的再解读以期寻求"儿童的政治生活参与何以可能"的科学和哲学的解答。
2018年10期 v.34;No.14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长娥;王勇;
笔者采用锡尔指数及其一阶模型,对安徽省学前教育中的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进行了测度,并将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分解为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地域间的差异以及三个地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三个地域内各地区差异是造成全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配置差异,其中财政性教育公用费各地区差异最明显,专任教师的缺乏造成了各地区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的差异;办学规模已基本能满足全省幼儿入园的需要,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018年10期 v.34;No.145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卢长娥;王勇;
笔者采用锡尔指数及其一阶模型,对安徽省学前教育中的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进行了测度,并将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分解为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地域间的差异以及三个地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三个地域内各地区差异是造成全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配置差异,其中财政性教育公用费各地区差异最明显,专任教师的缺乏造成了各地区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的差异;办学规模已基本能满足全省幼儿入园的需要,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018年10期 v.34;No.145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尹国宾;
课程政策是提升幼教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苏格兰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是一个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既有整体的3-18岁的统一性的课程指南,又包括了0-3岁的面向家庭和成年人的保育教育指导方案,还有指向低龄儿童学习方式的指南即主动学习。这反映了苏格兰国内对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视。了解其课程政策的内容,分析其借鉴意义,对国内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有一定启示。
2018年10期 v.34;No.14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尹国宾;
课程政策是提升幼教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苏格兰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是一个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既有整体的3-18岁的统一性的课程指南,又包括了0-3岁的面向家庭和成年人的保育教育指导方案,还有指向低龄儿童学习方式的指南即主动学习。这反映了苏格兰国内对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视。了解其课程政策的内容,分析其借鉴意义,对国内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有一定启示。
2018年10期 v.34;No.14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琴秀;周潘伟;
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是幼儿一天活动的顺序,因其支持幼儿的主动性发展顺应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而备受推崇。但其本土化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教师没能领悟到高宽课程理念的精髓、在实践中过于注重形式、本土化探索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症状"。本文从文化、园长、教师和家长四个方面对上述"症状"进行了"病源"分析。最后提出在移植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强化对高宽课程的深入研究、加强师资培训,搭建师资培训平台、重视园长培训,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加强家园合作,获得家长支持等五条建议,以求"对症治疗",使高宽课程一日常规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8年10期 v.34;No.14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琴秀;周潘伟;
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是幼儿一天活动的顺序,因其支持幼儿的主动性发展顺应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而备受推崇。但其本土化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教师没能领悟到高宽课程理念的精髓、在实践中过于注重形式、本土化探索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症状"。本文从文化、园长、教师和家长四个方面对上述"症状"进行了"病源"分析。最后提出在移植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强化对高宽课程的深入研究、加强师资培训,搭建师资培训平台、重视园长培训,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加强家园合作,获得家长支持等五条建议,以求"对症治疗",使高宽课程一日常规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8年10期 v.34;No.14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芳芳;赵辉;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趋势,对于幼儿的完整的、连贯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戏剧的主题课程开展区域活动,充分挖掘各区域活动中戏剧的潜在价值,并将区域活动与戏剧主题进行多角度有机整合,不仅能促进幼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强调主题与区域内容间的统一与一致,多领域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芳芳;赵辉;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趋势,对于幼儿的完整的、连贯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戏剧的主题课程开展区域活动,充分挖掘各区域活动中戏剧的潜在价值,并将区域活动与戏剧主题进行多角度有机整合,不仅能促进幼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强调主题与区域内容间的统一与一致,多领域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鑫鹏;车超;向琼;
幼儿阶段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特别是3-6岁幼儿的体质状况与我国未来国民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但是,我国3-6岁幼儿体质现状并不乐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涉及环境、政策、家庭、幼教等多个因素,解决幼儿体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从国内外3-6岁幼儿体质研究概况出发,对重庆三峡库区幼儿体质现状作初步探析,并分析影响三峡库区3-6岁幼儿体质的因素,希望能提供一定帮助。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鑫鹏;车超;向琼;
幼儿阶段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特别是3-6岁幼儿的体质状况与我国未来国民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但是,我国3-6岁幼儿体质现状并不乐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涉及环境、政策、家庭、幼教等多个因素,解决幼儿体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从国内外3-6岁幼儿体质研究概况出发,对重庆三峡库区幼儿体质现状作初步探析,并分析影响三峡库区3-6岁幼儿体质的因素,希望能提供一定帮助。
2018年10期 v.34;No.14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