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 儿童勇敢品质养成教育探究

    范琐哲;黄秋香;

    勇敢是一个恒远的话题,勇敢是儿童重要的一种道德品质。许多先贤都给勇敢下了定义,我们认为勇敢就是不畏惧危险,不畏惧困难。儿童期是勇敢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儿童勇敢品质的培养宜早不宜晚。儿童在游戏中、教学中、校园文化中、家庭中、社会中都可以接受勇敢品质教育,以养成勇敢的道德行为。

    2018年05期 v.34;No.14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绘本阅读促进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发展

    张翠云;

    社会适应主题绘本在浅显易懂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大善、大美、大智慧",体现了儿童性与人生哲学的交融。通过"体验-感悟"教学模式,在感知体验的环节中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认知的提高,在领悟践行的环节中促进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在内化迁移的环节中促使社会适应意志的内化三阶段开展绘本阅读指导,能有效促进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如同情心、合作交往、解决冲突、环境适应等的发展。

    2018年05期 v.34;No.14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高级学习行为的分析——基于OCCP学习行为模型的视角

    李宗露;

    如何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激发幼儿的深度学习一直以来是幼教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OCCP学习行为模型为研究视角,随机抽取两个中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对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行为的分析,指出课程内容设置不平衡、课堂互动缺乏有效性是影响幼儿高级学习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笔者还假设了幼儿发生学习行为时的内在心理取向,以期为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操作行为层的幼儿会对学习行为后果做出预测;认知行为层的幼儿会对信息有亲社会性的解读;协作行为层的幼儿会根据兴趣指导自身学习行为。

    2018年05期 v.34;No.140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幼儿脏话行为分析

    孙永霞;

    当"笨蛋、我靠"这些词语时不时的从幼儿的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有震惊和愤怒的感觉。虽然我们大人每天都会讲脏话,但我们还是难以接受幼儿讲脏话的行为。笔者从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语言功能理论两个维度对幼儿的脏话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对幼儿说脏话行为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成人能在"孩子的频道"来理解和看待幼儿这一行为。

    2018年05期 v.34;No.14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8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赖运成;林文倩;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对321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能显著预测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在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8年05期 v.34;No.14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乡镇留守幼儿自主意识培养的路径

    方丽;罗文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针对陕西省宁强县各乡镇幼儿园900名留守幼儿自主意识状况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抽样和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调查,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乡镇留守儿童教育需要社会关注。对此提出了从确立家园合作的育人目标,完善学前教育的内容体系,实施有效的幼儿德育措施,改善监护人和幼儿的关系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育人工作水平。

    2018年05期 v.34;No.14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人的文化性及其幼儿教育意蕴

    张文桂;

    人是具有文化性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某种文化而存在。人的文化性决定了人与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联接,人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也即人对文化的参与过程。因此,我们在理解学前教育时必须要立足人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从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儿童、教师以及幼儿园课程本身。

    2018年05期 v.34;No.14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题:儿童游戏研究

  • 儿童发展与游戏精神:蒙台梭利“儿童工作”思想的全面分析

    孙文杰;

    "儿童工作"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著作中,也经常把儿童工作称作"游戏"。文章首先从时代背景、学习经历以及"儿童之家"的创办三方面分析了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工作"而非"儿童游戏"的原因,其次从儿童工作的价值、内容、过程以及指导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儿童工作思想中的游戏精神分析;最后对蒙台梭利儿童工作思想中的游戏精神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以期对当代蒙台梭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2018年05期 v.34;No.140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游戏权利的教育价值及其保障策略

    谢高明;

    儿童游戏权利对于儿童获得幸福童年、发展健康身心、形成探索精神、构建完善人格起着重要作用,促使自由、平等、主动、博爱精神的薪火传承,补充和推动了社会文化。文章从游戏保护权、游戏参与权和游戏提供权三个方面对儿童游戏权利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儿童游戏权利的教育战略价值和存在的困境,其困境主要是时间、空间、观念与现代媒体的失位等方面。据此,从立法机关、政府、幼儿园、教师和家庭等五大主体对儿童游戏权利的保障提出对策建议。

    2018年05期 v.34;No.14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大班额背景下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的现状研究

    姜晨;曾彬;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开展混龄游戏的起因、混龄游戏的类型、混龄游戏的参与者和混龄游戏的幼儿年龄跨度组合四个方面对农村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的现状进行总体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研究。研究发现:70%的教师开展过混龄游戏;混龄游戏的类型以混龄角色游戏和混龄体育游戏为主;混龄游戏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与幼儿。(4)混龄游戏中的幼儿年龄组合以中大班和小中大班为主。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的三个方面的建议。

    2018年05期 v.34;No.14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互动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李善英;陈惠婷;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游戏方式,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质量会影响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并提出提升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同伴互动的技巧,以期提高幼儿同伴交往水平。

    2018年05期 v.34;No.140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冒险游戏的价值

    李佳景;

    冒险游戏在儿童游戏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对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也意义非凡。但由于中庸保守的文化影响和现实的教育环境制约,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对冒险游戏研究尚不充分。明确冒险游戏的价值,对于儿童游戏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组织儿童冒险游戏应该做到:1)改变固有态度并适当支持儿童冒险游戏;2)引导儿童区分积极冒险和消极冒险;3)强化冒险精神在游戏中的体现并对冒险游戏形式进行充分发掘;4)拒绝过度保护并给儿童创造一个自然游戏环境。

    2018年05期 v.34;No.14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民间体育游戏“丢沙包”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及应用

    密渊;

    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体育游戏之一的"丢沙包"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和主体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受幼儿园、社区、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开展"丢沙包"游戏不多,效果也不好。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就要从总体上重视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合作,适当改编,不断挖掘"丢沙包"游戏新的价值和玩法。

    2018年05期 v.34;No.14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在游戏中进行科学的幼儿性别教育

    唐娟;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完全的释放自己。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几乎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教师在游戏中的性别期待、性别教育理念影响其进行游戏指导和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双性化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整合出游戏中教师性别教育指导策略:教师应突破自身性别刻板印象,创设公平的性别教育环境,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良性发展。

    2018年05期 v.34;No.14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研究综述与启示

    程秀兰;王柳;

    在终身学习理念引领下,幼儿教师职后不断进行学习和提高的外在要求不断增多,内在需要也日益强烈,各种层次和各式各样类型的培训不断涌现,国内外学界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综述主要通过对中国知网及外网对近十年国内外有关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介绍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模式、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培训评价体系及存在问题,并对此展开评价。

    2018年05期 v.34;No.140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制历程

    李兰芳;王晓丽;康静;党爱娣;

    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学前教育专业标准化建设任务依然严峻。本研究在现象学思想和扎根理论的引领下,从"学习产出"路径出发,采用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L市17所幼儿园园长为研究对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制。结果显示:儿童知识与行为、专业理论与实践、执业能力与操作、自我发展与调适、专业情意与获得、教育研究与反思以及人文素养与拓展是当前学前教师的7大核心素养,它们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最显著指标,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倒逼课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得出结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和加强;应当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做出层级指标描述;应当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下的课程体系做出描述;应当对培养标准、教学模块与内容、实现途径与方法以及学习产出与评价等要素做出描述性解释,以细化人才培养标准实现路径。

    2018年05期 v.34;No.140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反观高校与幼儿园的双向融合

    张敏;陈琪;

    当前,打通高校教师理论研究与基层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是总体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高效之举,教育的实践性本质也决定了高校教师的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必须坚持双向融合的道路。实现校园双向融合既要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还要积极探索有深度和广度的教研机制,并搭建开放、多元、创新的资源平台。

    2018年05期 v.34;No.14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自尊、情感与创造力的关系

    田珍珍;王玲玲;

    选取自尊与情感两个个体内部心理特征,探讨二者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自尊由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两类独立的自尊结构组成,外显自尊用问卷来测量,内隐自尊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考察;情感包括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用问卷法来考察;创造力也用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外显自尊是情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它也是创造力水平的有效预测变量,而积极情感是创造力水平的有效预测变量。研究探讨了自尊与情感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为创造力的培养与科学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8年05期 v.34;No.140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幼儿教师日常评价行为探析

    刘慧敏;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积极情绪体验,个人水平上积极人格品质以及群体水平上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析幼儿教师日常评价行为,能够得到这样一些启示: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评价观;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教师日常评价行为中,给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培养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创设积极的环境氛围,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018年05期 v.34;No.14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幼儿教师宽恕行为与职业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

    何浩;

    了解农村幼儿教师宽恕行为的现状及其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为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采用《宽恕行为》量表和《职业幸福感》量表对235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教师自我宽恕处于中等水平;宽恕他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幸福感中得分最高为职业高尚感,得分最低为社会支持感;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已婚幼儿教师的自我宽恕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职业幸福感得分上,中专学历幼儿教师显著高于大专、本科;在自我宽恕得分上,本科显著高于大中专;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宽恕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宽恕他人对职业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宽恕能正向预测情感幸福感。

    2018年05期 v.34;No.14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男幼师群体的职业困境研究——基于大连地区几所幼儿园的调查分析

    邓力铭;范家怡;

    文章以男幼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学的典型研究方法进行相关调查和取证,试图从社会宏观政策、组织机构制度、个人文化观念等维度来剖析男幼师职业困境的成因,并从社会化及学前教育发展两个方面论证了男幼师存在的合理性。通过提出相关介入策略,试图改善男幼师的职业处境,并引发社会公众对以男幼师为代表的新兴职业群体的关注,规范公众对职业性别角色的观念偏差,为男幼师群体的职场与个人发展创造更加健康的社会氛围。

    2018年05期 v.34;No.140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管理

  • 政策效益分析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王怡;赵青;

    基于理性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框架,对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予以量化分析,进而从政策行动者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免费师范生、高校、地方政府、省政府的政策效益。在多方行动者的博弈之间,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政策需要改进与完善,从而在就业层面实现政策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2018年05期 v.34;No.140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思考——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范铭;

    2012年3月,为了缓解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师资不足问题,经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陕西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收首批本科层次学生。经过4年培养,通过对首届720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高,符合学校立足陕西、服务地方的定位,工作单位性质比较稳定,就业后基本权益有所保障,且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高、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较强,毕业生对学校开展就业工作成效比较认可,但由于受到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2018年05期 v.34;No.140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专业化发展趋势下陕西幼儿教师教育供需状况与对策分析

    柯亮;

    陕西省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与幼儿园数量的迅猛增加相比,幼儿园教师需求缺额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教育供给审批不严,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实践改革中,应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维度出发,加强国家制度保障、夯实学校教师教育、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陕西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018年05期 v.34;No.14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郭向荣;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调研法,对福建省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现状的调查表明:福建省城市幼儿园教师重视学历提升,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学前体育培训偏少,幼儿园专职体育教师不多,幼儿体育活动开展差异较大。特色创新: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形式上的创新;以足球运动为载体,打造特色体育活动;引进亚太体智能课程教学,幼儿参与度高;体育活动融入本土文化,打造园本特色。发展对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幼儿教师体育教学专业化;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前体育素养;加大学前体育师资队伍培训;加强学前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05期 v.34;No.140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学前研究述评

  • 国内幼儿挫折教育研究进展

    汤佳佳;陈秋珠;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幼儿挫折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对1990-2017年我国幼儿挫折教育的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发文量、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幼儿挫折教育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完善幼儿挫折教育的研究,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2018年05期 v.34;No.140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