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利津游戏研究

  • 从利津游戏看中国儿童游戏的文化品质

    南钢;

    儿童游戏与社会文化是一种共生与互动的关系。随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当前涌现出了诸多儿童游戏模式,其中,利津游戏作为一个典型,反映了当代中国儿童游戏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成为当代中国学前游戏的缩影,体现了中国儿童游戏的文化品质,如开放与包容、自信与坚毅、生态与科技、生成与发展、和谐与创生,等。

    2018年01期 v.34;No.13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利津游戏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启示

    邢薷匀;

    利津游戏具有本土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的基本特征,只有这种让儿童心灵参与、情感互动、经验生成、人格建构的游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应树立兼具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传承与创新;在游戏中教师敢于放手与专业引领相统筹才能还给孩子富有童趣的真游戏;把游戏中快乐元素与幼儿的学习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发挥游戏活动的实用性,实现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

    2018年01期 v.34;No.13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利津游戏”中的科学启蒙教育探析

    李先栓;

    "利津游戏"的科学启蒙教育涉及动物学、植物学的认识,亦包含化学材料和物理学原理的认知,体现了园本课程"回归儿童、回归幼教"的本义,呈现了"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的效果,展现了"科学启蒙"和"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科学启蒙游戏设计与施教,应防止教和育的严重分离,注重功能和评价的整合,注重设计和指导的技巧,强调氛围和环境的创设。

    2018年01期 v.34;No.13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比较及启示

    王晶;刘思妤;沈建洲;

    基于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反思与讨论,从解放幼儿让其在游戏中快乐发展、解放教师以彰显其专业性和独特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身的丰富性和挑战性、优化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内涵与个性差异,主张应重新认识和解读幼儿、审视幼儿园的本义与游戏的价值、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018年01期 v.34;No.13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利津游戏经验的合理借鉴与反思改进

    王丽娟;沈建洲;王晓丽;

    利津游戏环境创设具有善用自然资源、创设生态游戏环境,巧用废旧材料、创设创意游戏环境,妙用现代资源、创设挑战游戏环境等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设计游戏主题、体现幼儿特有学习方式,科学组织游戏、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创建游戏生态,回归幼儿园教育本义,研发自制玩具,有效支持幼儿健康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效预防和纠正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引领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研究游戏、支持幼儿发展,让幼儿获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利津游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并明晰集体游戏与自主游戏、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地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并努力提高游戏质量,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乐园。

    2018年01期 v.34;No.136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利津游戏”内涵剖析与推广策略——基于“三圈理论”的分析

    方银叶;张莉;汤云枝;

    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方面对"利津游戏"的内涵及推广进行了探究,主要发现:"利津游戏"在对幼儿园游戏的"价值确立"、"能力提升"以及"支持获得"三方面做了成功示范。在充分认识"利津游戏"的前提下,提出了"深度挖掘游戏价值"、"提高教师游戏能力"及"争取相关者的支持"等推广策略。

    2018年01期 v.34;No.13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儿童游戏理论

  • 全面认知儿童游戏的“虚构性”特征

    李子江;尤守倩;

    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界定完全达成一致认识,仅对其自主性、愉悦性、社会性、非功利性等特征取得较为一致看法。目前关于儿童游戏的虚构性特征认识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脱节现象。根据儿童游戏行为与其所处真实情景相符合程度,儿童游戏可以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确定合适位置。可以将广义的儿童游戏定义为真实生活之外的行为,将狭义游戏定义为虚构性程度不同的行为,以有利于教育实践中充分实现不同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2018年01期 v.34;No.13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理化”多维视角下的儿童游戏解读

    周梦瑶;吴吉惠;

    文章旨在通过跨领域的理性视角,多维解读儿童与游戏的内在联系以及儿童游戏的文化价值,为儿童游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儿童与游戏之间相互影响、形成的平衡发展状态是儿童游戏教育发展和儿童认知建构的基础,在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游戏使儿童的成长"曲线"变得平顺而美丽。不同文化和教育经验的融入,在不同的时代让儿童和游戏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儿童游戏,并使其不断更新发展。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博采众长,提炼出适合中国社会儿童教育发展的儿童游戏文化。

    2018年01期 v.34;No.13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游戏精神的回归

    宋梅;

    课程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与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游戏化含义的解读,探讨课程游戏化必要性,从而确立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倡导游戏精神的回归,真正将游戏权还给儿童。

    2018年01期 v.34;No.13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对儿童学习的价值及其对教师的启示

    郭梦迪;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每个儿童的成长都伴随着游戏,游戏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游戏随着学前儿童的兴趣而展开,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了精神享受,也构建了文化世界。教师只有明白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内在联结,才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本文旨在说明儿童游戏和学习的关系,并向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指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2018年01期 v.34;No.13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户外游戏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王丽芳;葛攀文;

    幼儿教育科学与否,取决于教育能否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作为幼儿教育重要形式的户外游戏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它符合幼儿感性与好动的特性,有利于幼儿与自然的亲近,有助于满足幼儿的模仿与想象,培养幼儿的探索与挑战精神。

    2018年01期 v.34;No.13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儿童主题游戏

  • 玩沙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支持

    张红霞;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即获得在社会中生产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主要活动方式。玩沙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笔者设计了支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玩沙游戏设计模型,通过情景创设、主题引入、混龄组织、家园合作的形式支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实施,培养儿童优秀的社会性品质。

    2018年01期 v.34;No.13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现状及策略

    赵雨晨;

    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游戏环节,分为室内体育游戏与室外体育游戏。本研究针对如何保证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安全性,提高游戏的有效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的现状,针对幼儿在具体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幼儿园更好的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2018年01期 v.34;No.136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幼儿园滑梯游戏新探

    周红梅;

    玩滑梯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游戏,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受教师、资源和幼儿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滑梯游戏还存在诸多不足。建议通过更新教师观念,科学定位滑梯游戏;构建滑梯乐园,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探索滑梯玩法,满足幼儿自由玩耍;拓展滑梯功能,整合多种游戏情境;立足多元观察,优化滑梯游戏指导五大策略,全面提升滑梯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18年01期 v.34;No.13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问题与对策

    吕岚;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无论是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还是促进幼儿发展、完善幼儿园课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情况。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开展民间游戏的客观条件不完善和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游戏的认识缺位、开展方法缺失等问题。幼儿园科学开展民间游戏,亟需幼儿园和教师更新开展民间游戏的观念、丰富民间游戏的内容、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以及增进与家庭、社会的合作。

    2018年01期 v.34;No.13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幼儿亲子游戏现状调查分析

    王秀丽;

    通过自编问卷对甘肃省兰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幼儿亲子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比较积极,亲子游戏的内容以动作技能游戏为主,亲子游戏多在社区和附近的公园进行。但是,仍然存在亲子游戏时间有限、教师和家长对亲子游戏认识不够、亲子游戏内容简单重复、游戏材料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加强对亲子游戏的重视,尽可能创造游戏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合理使用游戏材料和空间等有效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2018年01期 v.34;No.13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4-6岁幼儿社会戏剧游戏水平调查研究

    邓进红;吕妙龙;魏莹莹;

    本研究以6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戏检核表》对其社会戏剧游戏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6岁幼儿角色扮演、口语交流、互动和同伴支持水平高,游戏时间充分;但物品假装、如何进入游戏小组、问题解决和轮流技能较低。教师应通过明确自身角色、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和经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戏剧游戏发展。

    2018年01期 v.34;No.13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儿童游戏教育

  •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审思——基于幼儿游戏本质的视角

    李鹏举;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直隶属于两个领域,尽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融合设想,但仍难脱二元论范畴。本研究立足于幼儿游戏本质追寻,并把游戏本质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内核,游戏内部的自我控制感和教学外部目的性的平衡与结合,正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特质。这种思路既理清了幼儿园教学特殊性,又有利于打破目前学界对于二者关系的形形色色的二元论认识,有利于促进二者从对立走向统一。

    2018年01期 v.34;No.13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及建议

    王小鹤;卢欢娜;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及教师对同伴冲突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游戏同伴冲突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和幼儿在应对和解决冲突中多用消极解决策略:幼儿解决策略较多使用攻击性行为、互不相让、威胁命令;教师解决策略较多使用粗暴制止、独断专制、简单安抚、延迟处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易导致幼儿同伴间关系紧张,对教师缺乏信任,教师也会错失教育时机。由此,对幼儿及教师在应对冲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2018年01期 v.34;No.136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混龄幼儿共同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以A幼儿园为例

    孙永霞;田雯雯;

    混龄幼儿共同游戏近几年在我国的幼教界逐渐的普及。但是,混龄幼儿共同游戏在执行中仍然存在幼儿教师组织与指导策略能力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A幼儿园的老师在混龄幼儿共同游戏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提升混龄幼儿共同游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策略。

    2018年01期 v.34;No.13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徐州市区为例

    嵇辉;

    学前儿童玩手机游戏、看手机动漫的情况越来越多普遍。通过对徐州市区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调查发现,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年龄有差异,内容有隐患,使用时间不科学,家长的认识存在偏差,使用过程的干预指导不到位。根据存在的问题,需要帮助家长树立对手游动漫的科学观念,学会合理安排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时间,有效干预手游动漫资源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防止手游动漫唯一化,发挥手游动漫资源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性,减少负面效应。

    2018年01期 v.34;No.13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儿童游戏研究述评

  • 第20届“国际游乐协会:推动儿童游戏权利”国际会议综述

    王见好;

    2017年9月13-16日,"国际游乐协会:推动儿童游戏权利"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举行了三年一度的主题为"解开游戏的力量"的国际会议,采取全体会议、讨论圈和游戏工作坊等方式充分研讨:在危机、冲突或挑战的境况发挥儿童游戏作用、支持儿童游戏和参与的权利、为了儿童学习和发展、为了儿童和家庭健康与幸福、在社区和公共空间开展儿童游戏、在户外和大自然开展儿童游戏、通过新科技推进儿童游戏、推动儿童游戏社会和政策的变化等八个主题,发出了相关倡议,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8年01期 v.34;No.136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内儿童游戏空间研究述评——基于硕博论文的分析

    吕进锋;曹能秀;

    游戏空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随着人文地理研究的社会转向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教育研究需要对空间概念有新的解读:教育空间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社会文化空间。对2002-2016年88篇儿童游戏空间研究硕博论文的分析发现,目前,儿童游戏空间的教育学研究欠缺,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儿童游戏空间的"自然地理性",忽视了儿童游戏空间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忽视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应重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和文化性,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是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2018年01期 v.34;No.136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近年来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研究综述

    杨红岩;

    游戏分享环节是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沟通、分享游戏经验的活动,是完整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及提升游戏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游戏分享"之名的由来、游戏分享环节的价值、游戏分享中教师的角色和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在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问题上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梳理其研究趋势,为今后我国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2018年01期 v.34;No.136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国际儿童游戏研究动态

  • 儿童游戏的权利——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的考察(连载之一)

    Stuart Lester;Wendy Russell;周桂勋;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2018年01期 v.34;No.136 10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