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凡;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由此论述了其与审美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异化劳动在产生对人的类本质的否定等消极作用的同时,仍可产生积极的审美效应与价值,进而令人的审美意识与感受得以提升、发展。南朝宫体诗虽不乏风格绮靡浮艳、单纯咏物和描写女性、情趣视野狭窄、较少寄怀感思等不足之处,但其仍以语言、格律、对仗等方面的创新继续了此前诗歌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体现了异化劳动蕴含的审美价值。
2013年01期 v.29;No.9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涛;
在死亡的压迫下,李贺以青春的生命负荷着极为深沉的年命之悲,表达出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形而上"的焦虑与迷惘。这使他很自然地去思考永恒与毁灭,享乐与死亡,天国与地狱等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死亡忧患"直接影响了李贺的诗歌创作。
2013年01期 v.29;No.9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菊;
明清易代,给当时的文人留下了深重的创伤。身心的苦痛使屈大均逃禅为僧,然其虽没有产生宗教式的皈依心理,但佛教的思想对其影响却很大,表现在多方面:"如梦"的人生幻境、"虚空"的思想观念、佛家语汇的引用、词作的苦寒意味。其自身独特的经历加上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词作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悲怆之感,体现着独特的美学意蕴。
2013年01期 v.29;No.9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章庆;
晏殊属思深意远的"心境型"作家,故其词无论咏物、感怀或闺思,无不体现深沉澄明的"思致"。其思致形态又可分为"无心"、"有意"两类。"无心"者在直觉中隐含思致,它或描摹以烘染意蕴;或写意以潜伏哲思,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意"者在直觉中显露思致,它或兴寄而言情志,或点染衬托以表意旨,虽可实指却意在象外,迷离蕴藉。"无心"、"有意"两种形态虽各有别,但在深层心理上都是作者理性观照的产物,是晏殊对人情世态、历史人生洞悟穿透的诗性智慧结晶。
2013年01期 v.29;No.9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楠婷;
"感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为。在日本,其感谢行为有特殊特征。日本学者山梨正明根据赛尔勒的语言行为学理论提出了感谢表现的成立条件,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日语的感谢行为既有与山梨正明的理论相适应之处,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例子。通过对日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尝试对感谢表现的成立条件进行修正和补充。
2013年01期 v.29;No.9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帮兴;
《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者为玄奘所写,后者与玄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二者都未记载高昌国的祆教信仰情况,因而有学者认为高昌国的"天神"信仰并非是指祆教信仰,但重新考察高昌国宗教信仰的民族差别以及对高昌祆教徒聚落的地理位置,可以断定玄奘未记高昌的祆教信仰正是一个历史的巧合,高昌"俗事天神"仍应是指高昌国存在小群体的祆教信仰。
2013年01期 v.29;No.96 42-4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成材;
洪武前期,朝廷在湘西地区设置九溪卫军民指挥司,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实行文化控制,设立卫学、县学、义学、书院。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九溪卫子弟向学之风的形成,促进了九溪卫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加强了中央王朝对湘西的统治。
2013年01期 v.29;No.9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东社;
连瑞琦回忆录所述与杨虎城回国反蒋之"箱根计划",不论就其资料出处、计划制定过程,还是就其内容要点及所谓执行过程来考察,均属虚妄无稽之事。口述回忆资料中较普遍存在的"观念性作伪"现象,常具有四种表现形式和五大特征,不仅其辨别甚难,且极易蛊惑史家而导致谬说流行。
2013年01期 v.29;No.96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蕴涵着科学的儿童观,一方面引导人们摆正对儿童的看法,树立科学育儿的理念;一方面使得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得到充分的尊重。《指南》降低了幼儿的认知难度、提高幼儿在态度、情感及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强调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体现了全人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指南》对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2013年01期 v.29;No.96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王立志;
幼儿园生物类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内容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开发利用的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质量,也关系到幼儿园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从农村幼儿园生物类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入手,分析其开发的特征,可以找到农村幼儿园生物类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2013年01期 v.29;No.96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敏;
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其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富含道德教化内容,其节庆活动形象多样,适合幼儿品德教育。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品质、促进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01期 v.29;No.96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正>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9月,是学院为适应社会需求,立足我省区域经济发展而成立的一所科研机构。研究所成立以来,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应用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主导思想,在区域性特色产品研制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食品饮品开发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科研优势。先后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西安市科技局及本院获得科研项目立项13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1项;
2013年01期 v.29;No.9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秀玲;
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定位尚不够明确,方式相对单一,且教学手段仍显呆板,教材编写不适应教学需求,课程测评机制也不够健全等,必须进行改革。而调整课程内容,强化从业技能,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测评体系,优化育人环境,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2013年01期 v.29;No.96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秀芬;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应该从传统就业技巧指导转向就业思想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就业思想引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改革其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3年01期 v.29;No.9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权利娜;
高等代数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本专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是许多课程的理论基础。此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为宗旨,融入了现代教学的诸多理念,在知识本体教学观点之下对以往教学中的一些教材内容的次序、教学内容的应用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改进。
2013年01期 v.29;No.9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萍;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成绩正态分布检验的意义,用拟合优度的χ2检验法对成绩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指出经过完善后的拟合优度χ2检验法更加合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2013年01期 v.29;No.96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武佳宁;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库,构建规范化共享开放交互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增强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实现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
2013年01期 v.29;No.9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