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

  • 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历史、经验与路径

    程秀兰;王璐;张永琴;

    构建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话语体系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议题,不仅关乎学前教育学科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历史文献分析发现,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话语体系历经草创期(1904年以前)的阶层分异与德育为本、发展期(1904-1949年)的中西碰撞与本土初探、重构期(1949-1978年)的苏式借鉴与制度奠基、革新期(1978-2010年)的科学转型与多元融合、深化期(2010年至今)的量质并重与普惠优质五个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凝练出历史逻辑与时代诉求的互促共进、教育理论与本土实践的互动循环、传统蒙学与现代幼教的传承创生、国际视野与本土立场的学前对话四大核心经验。面向未来,中国学前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需在价值旨归上,实现从“规训化”到“自由化”的儿童本位回归;在理论实践上,推动从“移植化”到“本土化”的自主跃迁;在文化传承上,促进从“老传统”到“新表达”的创造性转化;在国际定位上,完成从“学习者”到“对话者”的角色转变。

    2025年10期 v.41;No.229 1-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困境与出路

    朱文星;张地容;

    低生育率背景下,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作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婴幼儿连续性与一体化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审视当前实践,发现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面临协同困境,阻抑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表现为:内部协同不紧密,导致0-6岁保教体系割裂;外部协同不充分,制约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形成;内外协同不顺畅,削弱托幼服务的整体效能。这些困境不仅阻碍托幼一体化体系的构建,也影响婴幼儿的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因此,未来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中,一是要强化内部要素协同,重构0-6岁保教一体化体系;二是完善外部主体协同,构建多元共治的育人共同体;三是增强内外协同能力,提升系统环境适应与创新效能。

    2025年10期 v.41;No.229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学前教育法》中“儿童”的多重属性与发展启示

    陆振杰;程秀兰;

    “儿童”是学前教育立法的逻辑起点,也是学前教育立法的根本价值追求。儿童立场是《学前教育法》的底层逻辑,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为了儿童,彰显着该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学前儿童”是《学前教育法》中的权利主体,具有“适龄”和“在园”两个构成要素,其受教育权具有平等性、依存性、特殊性和宽泛性。“学前儿童”既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政治属性,也具有作为完整生物有机体的自然属性和作为共同生活者的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调和儿童“三重属性”的内在张力,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公平优质受教育权为核心要义,以发展“国家儿童”的未来建设能力为目标指引,以遵循“完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本原则,以建设“市民儿童”的全面友好环境为坚实保障。

    2025年10期 v.41;No.229 22-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支持感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本心理需求和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晶;杨梦香;张京会;

    为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教师支持感量表、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幸福感量表以及创新行为量表对高职院校595名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支持感正向预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行为;基本心理需求和幸福感在教师支持感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求和幸福感在教师支持感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支持感,帮助其满足基本心理需求,提升幸福感,以增进其创新行为的水平。

    2025年10期 v.41;No.229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模态绘本教学提升4-6岁儿童图画双重表征能力的实证研究

    徐瑶;杨彦捷;王菊;张国彦;杨敏;

    在大量运用图像传播信息的数字化时代,培育儿童理解和表征图画的能力愈加重要。为检验由文字、图画、声音和颜色等多模态符号构成的绘本教学活动能否有效促进儿童图画双重表征能力的发展,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多模态绘本教育活动,对中班和大班各48名儿童开展了持续8周的多模态绘本教学干预,并运用定量测评和统计分析发现,多模态绘本教学干预显著提升了4-6岁儿童的图画双重表征能力,且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儿童的图画双方表征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经教育干预后,4-6岁儿童图画双重表征能力的平均提升程度超过75%。据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发展符合儿童年龄特性的图画表征能力,在绘本教学中注重发挥绘本图文互补功能,提升多模态互动式绘本教学能力,在绘本教学中拓展儿童的视觉思维能力。

    2025年10期 v.41;No.229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前家庭教育

  • 幼儿家长育儿胜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4700位家长的调查

    程英;张旖馨;

    育儿胜任感是衡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福建省64700名幼儿家长的调查,发现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参与整体较高,家长的育儿胜任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育儿效能感与育儿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性检验表明,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居住在农村地区且拥有多个子女的家长,育儿胜任感水平也更低。进一步回归检验显示,家长身份、年龄、学历、子女数、园所评级、家长参与均是影响家长育儿效能感的因素;区域、家长身份、年龄、学历、子女数、园所评级、家长参与均是影响家长育儿满意度的因素。因此,关注并提升家长对育儿过程的情感体验和舒适度、关注弱势群体并通过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支持提升家长育儿胜任感等建议。

    2025年10期 v.41;No.229 5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庭读写环境与幼儿听力理解能力的关系:理解性词汇的中介作用

    张文洁;张雅;陈畅;王馨翎;

    本研究基于家庭读写模型(HLM),旨在探讨汉语情境中家庭读写环境及其前因变量与幼儿理解性词汇、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随机选取了234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读写环境问卷、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软件(PPVT)、听力理解评估工具(LURI)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正式读写活动和家庭读写资源正向预测了幼儿的理解性词汇和听力理解能力,但非正式读写活动未产生显著影响;理解性词汇在正式读写活动和家庭读写资源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读写期望能正向预测家庭读写环境各维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则显著预测了其中的读写资源维度,并进一步间接预测了幼儿的理解性词汇和听力理解能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教育建议:促进幼儿理解性词汇发展,提升听力理解技能;优化父母读写理念,设置合理的读写期望;丰富家庭读写资源,提升亲子读写活动指导质量。

    2025年10期 v.41;No.229 62-7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完整社区为载体构建代际融合养育生态

    谷冰莹;于冬青;

    代际融合养育是惠怡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民生目标的重要工程,更是应对老龄化与少子化双重挑战、实现“老幼共养”的重要路径。完整社区作为代际资源整合的载体,通过构建社区生态系统,推动代际文化、空间、服务与情感的深度融合,为家庭养育功能社会化提供可持续支撑。本研究从文化嵌入、资源共享、组织协同与技术保障四个维度探析代际协同教养的生态机制,揭示其面临的深层文化困境、表象供给之困、组织协同障碍与技术支持局限,并提出多主体共同努力,培育“老幼互助”的文化符号;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建立需求信息数据库;设立代际教养委员会,建立联合考核模式;创立代际联结APP,全视角助推代际情感沟通的策略为构建代际互动、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v.41;No.229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儿童学习与发展

  • 基于民俗文化符号支架的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育策略——以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黄河九曲灯阵》为例

    任艳宏;

    为推进地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机融合,以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黄河九曲灯阵》为典型案例,揭示了《黄河九曲灯阵》中空间符号、模式符号、规则符号等的数学内涵,探索提出了基于民俗符号的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育策略。研究发现,民俗文化符号能有效衔接幼儿具象思维与抽象逻辑,合理实施“文化转译—分阶探究—支架调适”等支架策略,能够显著促进幼儿空间认知、模式推理、数量操作、逻辑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2025年10期 v.41;No.229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阅读互动促进0-3岁婴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申晓梅;王雪晴;张小华;

    基于众多家长及早教机构工作者缺乏0-3岁婴幼儿阅读互动的策略方法,导致幼儿早期阅读价值不能很好实现的问题,以28个0-3岁婴幼儿家庭为研究对象,进行高质量阅读互动促成0-3岁婴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究。实践表明,“对话游戏式阅读、巧设开放性问题、联系阅读与生活、敏锐观察与回应”的高质量阅读互动,可以满足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促进婴幼儿认知、动作、语言、情感及良好品质等方面整体性、自主性发展。建议家长或早教机构工作者梳理高质量阅读互动理念,践行高质量阅读互动实践,使幼儿能充分享受高质量阅读互动快乐,促进婴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2025年10期 v.41;No.229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STEM活动对5-6岁儿童元认知发展的影响

    张亚杰;朱瑞媛;

    元认知与学前儿童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关系紧密。基于深度学习的STEM模型,以促进高阶思维和元认知的发展为目标,为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STEM活动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促进元认知的发展,本研究选取140名5岁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STEM活动能促进5-6岁儿童元认知知识和离线元认知及各维度的发展,但是对在线元认知的影响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2025年10期 v.41;No.229 96-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县域3-5岁儿童复述故事能力的发展研究

    杨帆;李梅;张曼曼;

    复述故事为儿童创造性地构建和诠释故事内容提供了一个窗口。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400名3-5岁的儿童,采用MAIN叙事语言评估工具,从故事表达和理解两个维度全面评估儿童复述故事的叙事能力。研究发现,3-5岁儿童复述故事的叙事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升,4-5岁为快速发展期;3-5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故事表达能力不断提升,但故事结构复杂性发展最为缓慢;故事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角色目标理解和心理状态推理方面普遍优于男生。因此,应鼓励成人积极有效的示范,提升儿童故事表达能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结构类型的图画书,提升结构复杂性;采用多元引导和复述策略,促进不同性别儿童对故事内心状态的理解。

    2025年10期 v.41;No.229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职业韧性破题 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立基——《职业韧性重塑: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实证研究》评介

    王晓荣;

    <正>在“大思政”战略深入推进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职业心理素质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高校育人质量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然而,当前学界对辅导员职业心理的研究仍面临碎片化困境,实践层面的培训工作也难以应对职业场景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职业韧性重塑: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实证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是张婉莉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依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持续深化研究的结晶。该书以扎实的实证研究为根基、以多学科理论为支撑、以实践转化为目标,系统回应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职业心理评估难题与培养培训效力困境,堪称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2025年10期 v.41;No.229 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5年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重点选题公告

    <正>为了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生育支持体系和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婴幼儿照护服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优势特色栏目,继续稳步提升办刊品质,经慎重研究,现将本刊2025年度重点选题公告如下。一、中国式童年文明重构与现代化强国建设二、基于生命教育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生育支持体系建设三、新时代全生命周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构建四、家园社协同育人专业共同体建设五、基础教育各学科领域学习进阶标准研究六、基于应用场景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七、早期儿童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方法八、新时代家长胜任与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九、新时代社区教育模式创新与课程建设

    2025年10期 v.41;No.229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