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霞丽;刘佳;
为探究幼儿教师主动性人格对融合教育态度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笔者通过对856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主动性人格、融合教育效能感和融合教育态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教龄、特殊儿童教育经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融合教育态度与效能感在特殊教育培训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主动性人格能显著预测融合教育效能感和态度,融合教育效能感也能预测融合教育态度;融合教育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融合教育态度间起中介作用。建议重视幼儿教师主动性人格培养,加强专业培训与资源支持,提升其融合教育效能感和态度,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41;No.225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艳芳;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对幼儿园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愿、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意愿显著正向影响教育行为,但该影响不是决定性因素;传统文化认知在教育意愿与教育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教师的教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教研活动等也是影响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职前职后培训,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区域教研协作,整合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能力。
2025年06期 v.41;No.225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益;张翔;黄诗宇;
幼儿园新手教师的“师父”作为其从业导师,是影响其职业认同的重要他者,所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师徒互动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提供适切视角。借助叙事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互动仪式启动障碍、共同关注失焦效应、情感冲突转化效能与思想链内化程度内嵌于互动仪式链中,左右职业符号的产生、分解与延续,成为形塑幼儿园新手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要素。因此,提升幼儿园新手教师的职业认同,一方面是突破心理藩篱,开展高效师徒互动以奠定职业认同生发基石;另一方面要促进“身心共在-同频关注-共通情感”的高质量师徒互动,为幼儿园新手教师职业认同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06期 v.41;No.225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会琴;潘砾;
基于情感地理视角,采用访谈法对20位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分析研究资料认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地方感由情感依恋、文化认同、资源运用、人际关系和活动参与五个要素构成,良好的地方感有助于增强教师留任意愿、文化自觉和地方本位教育实践。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课程资源三方面提出策略,以培育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地方感,促进其“留得住、教得好、会发展”。
2025年06期 v.41;No.225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雁飞;王默;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作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幼儿园园长的专业能力提升应当被给予高度重视。教研工作是园长领导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幼儿园阶段教研工作的安排与规划,是园长专业能力的体现。运用扎根理论,对15名负责幼儿园教研领导工作的园长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了包括洞察研究力、规划决策力、组织协调力、团队教导力、教研影响力和评估分析力等六个要素的园长教研领导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和阐释。以上六个要素分别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创新之力、保障之力、统筹之力、核心之力、引领之力和推动之力。
2025年06期 v.41;No.225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